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先发优势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19-03-19 10:43: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朱兵兵  作者:

      原标题:折叠屏手机“爆发”巨头入场竞逐先发优势面临消费者使用体验、产品性能指标、供货能力挑战

      近期,折叠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热门话题。不久前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前后,包括三星、华为在内的一批厂商密集发布了不同款型的折叠屏手机,引发全球市场关注。

      国内一些智能终端业界人士认为,折叠屏手机处于起步阶段,受技术、产能等因素制约,大规模普及尚需时日。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折叠屏技术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产业创新竞逐的焦点,国内品牌集中发力有利于推动我国柔性显示等产业的创新发展。

      折叠屏手机迎“爆发元年”

      “本来以为展会最热的话题还是5G,没想到变成了折叠屏手机。”一位参加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业界人士发出这样的感慨。

      据不完全统计,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前后,公布最新折叠屏手机产品或技术的国内外企业有华为、三星、中兴、OPPO、小米、TCL等。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专题报告认为,从国内外厂商新品发布密集度来看,今年将成为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

      每年一届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并称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讯和消费电子类展会,在全球通信业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从展会发布情况看,目前市场关注的“竞争焦点”分别是华为公司推出的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Mate X商用手机和三星公司推出的Galaxy Fold商用手机。

      此外,还有众多科技厂商正在储备折叠屏手机技术。业界人士认为,在这轮市场竞争中,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品牌和以三星为代表的跨国巨头“各有所长”。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说,Mate X仅在铰链这一折叠屏的关键环节上就拥有100多项专利,“未来将尽力控制这款手机的成本和价格”。一些国际分析机构人士也认为,就折叠屏手机而言,华为产品并不逊色于三星产品,福里斯特公司副总裁托马斯·赫森评价说:“Mate X产品表明,华为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

      群智咨询资深分析师吴淑园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设计理念不同,两家的产品形态也不相同。三星采用的内折配备三块屏,相较于外折能更好地保护屏幕,同时,三星公布了30万次的折叠次数。但是因为内折需要避开摄像头等区域,折叠后右侧做了开槽,因此美观度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内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电池的厚度。

      吴淑园认为,内折是柔性屏的挤压,外折则是对柔性屏的拉伸。因此,华为采取的外折,能够保证整体设计的美观性,同时电池厚度和机身厚度也有一定优势。劣势主要在于耐摔性,不同于目前的手机屏可以用保护壳,折叠屏在耐摔性方面需要经得起考验。

      UI设计对用户体验而言也非常重要,吴淑园认为,三星和华为此次发布的折叠屏的UI设计都可圈可点,三星可以支持三个应用,华为可以双屏多任务进行。

      折叠屏量产渐起发力

      针对此轮折叠屏手机的密集登场,业界普遍认为,这和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长期缺乏竞争点、创新疲软有直接关联。

      业界认为,从大屏幕到超大屏再到全面屏,不断增大的智能手机已经陷入创新瓶颈,这也是造成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显著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折叠产品有望刺激社会消费心理,产生“破壁效应”。当前,抢占折叠产品的配套资源,全球柔性显示产业整体仍属于产能布局阶段,如果不提前推出产品,和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配合,一旦市场成熟,就有可能出现资源供应瓶颈,产能严重受制。

      “手机行业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没有能够特别吸引消费者的亮点,从之前的16:9发展到全面屏,再到现在的开槽打孔,对于消费者来讲,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折叠产品从形态上改变了大家的认知,会吸引消费者。”吴淑园说。

      对折叠屏手机能否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业界存在不同判断。一些市场观点认为,大屏手机相对小屏手机而言视觉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实现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所以大屏化始终是手机发展的主线之一,折叠屏手机同时兼顾大尺寸与便携性,将是大尺寸化的下一步发展主线。

      但吴淑园、赫森等业内人士认为,5G和折叠屏手机大规模普及尚早,受限于供应链、成本等因素,折叠屏手机会是手机的一个细分市场,预计今年全球销售量约90万部,主要竞争品牌为三星、华为等。

      抢占柔性显示技术制高点

      一些受访人士认为,除消费电子市场外,此轮折叠屏手机“爆发潮”的深层价值在于凸显柔性显示产业的巨大潜力。

      光大电子杨明辉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2016年以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韩国三星,其市场份额超过90%。近两年来,中国面板企业大规模投资柔性OLED产线,已建或在建的生产线达到12条,投产之后将改变目前韩国厂商独大局面,行业供给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除了产能之外,中国面板企业在品质方面也已经具备较强实力。京东方等厂商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相比韩国企业,国内企业拥有本土配套优势、价格优势及快速响应优势,有望从折叠屏产品发展中受益。

      吴淑园也认为,因柔性OLED的产品特性,未来可以实现随意卷曲,应用场景比较广泛,可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属于产业竞争的高点,但也要看到,和三星等韩国企业相比,国内面板厂硬屏良率和柔性屏良率仍然偏低,特别是OLED的核心材料设备主要靠国外供应,国内的设备精密度、材料寿命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攻关突破。

      “国内面板厂硬屏良率在70%到80%之间,代表性企业的柔性屏良率在70%到80%之间。影响良率的因素很多,我们所说的良率是指综合良率,包括前段的显示屏良率和后段模组良率,材料、工艺、制程等都会对良率产生影响。”吴淑园说,折叠屏手机大规模进入市场,还需要解决消费者使用体验、产品性能指标、供货能力三大挑战。

      柔性显示产业链条还包括铝塑膜、金属转轴等,目前被投资界看好的包括新纶科技、长盈精密等公司。业界认为,手机屏幕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应用开发者的交互设计,这也可能催生新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因为屏幕可折叠,未来不同手机品牌推出折叠屏幕方案显然会存在规格和尺寸差别,APP适配的分辨率比例需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否则会导致应用显示问题。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天鲲出海,“食”破天鲸
    你凭什么不努力?!
    这个奇迹,让全世界叹为观止!
    宝妈有双神奇魔术手 奶粉罐、碎布全被她改成了宝
    ·【神秘仙境】北纬23度以北 探幽中国八大“神秘仙境”
    ·【激情奥运】迎奥运 观赛之余你绝对不能错过的英国小镇
    ·【追星之旅】“明星餐厅”大搜查 美食追星两不误
    ·【靓丽莲花】赣江源石城县乡村文化街 观赏莲之美古之韵
    ·【秘密花园】电影《秘密花园》千岛湖开机 主演终揭晓
    ·【旅游攻略】江西最美瀑布大攻略 7个你不得不去的好地方
    ·【美食攻略】舌尖上的南昌 平价美食实用攻略[图]
    ·【旅游资讯】景德镇:开启720度全景展示古窑“虚拟游”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