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县域经济 | |||
【南昌复产复工】湾里区:防控疫情不松懈 巩固脱贫抓生产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0-02-24 10:58:26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江拓华 | |||
中国江西网讯 2月22日一早,湾里区罗亭镇名山村村民杨志明准备去村里的扶贫蔬菜大棚基地,在基地开工之前,村口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组织杨志明和其他的农户测量体温,扫码、登记,在口罩也按照规定佩戴好后,杨志明才能够进入基地开始工作。 ![]() 进入工作状态的杨志明非常麻利的登上翻地机车,为大棚里刚铺好马肥的土地翻肥。他告诉记者,体温检测、扫码登记是每天上下工要做的事情,对疫情防控这么严实,他们才能安心的在地里开工。 在扶贫蔬菜大棚基地里,年前播种的菜苗已经长成,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名山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村干部带头创业,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其中,创办的南昌名宏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的扶贫蔬菜基地,去年在特色养殖、生态种植等产业收益颇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00元,已成功实现整村脱贫。为巩固扶贫成果,今年继续加大投入,承包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20多亩。为提高土地产量收益,该公司根据地域特点和种植习惯进行优化轮作,共种植了萝卜、油菜、麒麟瓜等7、8个品种的农作物,并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预计人均增收2000元,同时,扶贫蔬菜基地的相关收入将为村集体收入增添一项稳定分红收益。 ![]() 与扶贫蔬菜基地春耕场景不同的,是梦幻辉腾生态园的一派收获景象。 “我们承包了大概110多亩种植蔬菜的土地,每日可产上千斤蔬菜,这些蔬菜都是订单生产,目前,年前播种的各类蔬菜已经全部订购完,等这一波儿采摘配送完,接下来就是翻耕土地,准备下一轮的播种。”生态园负责人杨金龙说。 正在地里忙活的杨爱兰透过口罩和记者聊起了天:“早上七八点钟就过来了,种菜、摘菜不是技术活儿,我就过来了,原来还在外面做点事情,今年因为疫情关系,暂时没有出去,在这里做事,多劳多得,工资也还过得去。”作为农业示范园,去年5月,该扶贫产业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流转土地110余亩,进行蔬菜种植,并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带动当地20多户贫困村民稳定就业。 据了解,年初的疫情虽然对生态园农产品的输出产生一定影响,但近期在区委区政府复产复工的号召下,在区防疫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现在他们蔬菜的销售和运输都十分顺畅。杨金龙还信心满满的表示,他们承包的土地质素很好,十分适宜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再过几日,农业技术专家将对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为他们的富硒农产品种植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不仅是罗亭镇,在梅岭镇东昌村、太平镇太平村等地的扶贫产业基地都在有序开展春耕、育苗和蔬菜的采摘销售工作,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固增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产品销售对产业扶贫工作的影响,湾里区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假期返岗,在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同时,不忘扶贫本质,积极为疫情期间贫困户排忧解难。 义坪村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杨美蓉本来已经结束扶贫任务返回市社科院工作,但疫情发生后主动要求回到村里参加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了解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彭毛理生产的上千个鸭蛋滞销且配送困难时,她和现任驻村第一书记范雨锁一起,积极联系当地集体食堂进行认购,并采取网络宣传,线上订购,镇村干部送货上门的方式,有效解决鸭蛋滞销的难题。在得知因疫情影响,原厂家无法将鸭饲料按时配送,罗亭镇防控疫情工作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保障饲料供应顺畅。 据悉,湾里区内6个贫困村已于去年全部脱贫,疫情发生以来,该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动员广大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在确保生产安全和防护有效的情况下,不让疫情减缓经济产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在帮扶单位,镇村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继续沿着产业“输血”的发展之路,齐心筑牢扶贫成果。(陈璞)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