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山水养眼 人文醉心
    ——赣州旅游产业发展走笔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0-06-12 10:08:39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朱兵兵  作者:鄢朝晖

      本报记者 鄢朝晖

      时下,去赣州游玩,有很多种选择。

      凝望长征渡口,聆听红色故事;攀登三百山,一睹灵山之奇;畅游阳明湖,尽享秀水之乐;观景郁孤台,饱览宋城之美……展开赣南旅游版图,“红色”“绿色”“古色”多色齐放,处处皆景、四季宜游,生态与传统和谐共存,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赣州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高位推动全市旅游发展,形成步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掀起全域旅游发展高潮,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景区”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连日来,在“长征第一渡”——于都东门渡口台阶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讲解员钟敏一次次地向游客深情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于都视察时的情形。这里成为全国人民寻初心、悟初心、守初心的一个重要“打卡地”,去年,纪念馆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

      集红色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于一身的赣州,提出“一核三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以文化提升旅游,借旅游传播文化,正产生“1+1﹥2”的聚变效应。

      “一核三区”有力破解了全市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同质化问题,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建设精品旅游“大景区”:即打造以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为主体的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以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宁都县、会昌县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区;以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为主体的生态休闲度假区;以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为主体的客家文化旅游区。

      朝着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赣州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有序推进红色旅游开发利用,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形成了宋城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客家文化之旅等二日游、三日游、五日游,共计50条全域旅游精品线。此外,还加强与井冈山和遵义、延安、桂林、龙岩等地联动合作,制定了赣州红色旅游专列、包机奖励政策,推出了遵义至赣州“重温经典红色赣州”旅游线路。2019年,赣州市接待游客1.3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4.13%,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4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3%。

      “大产业”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

      今年在赣州召开的全省旅发大会上,总投资超30亿元、占地约1000亩的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乐园等多个重大文旅项目将集中亮相。

      如何让各类旅游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赣州坚持“大产业”理念,招大引强,不断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擦亮旅游名片。

      近年来,该市陆续引进落地了赣州龙川极地海洋世界、龙南关西围屋群、上犹油画创意产业园、会昌汉仙温泉、安远东生围等多个大型文旅项目。以承办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赣州共谋划推进了78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741.5亿元,大力提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全市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多渠道招商。赣州市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成都、武汉、杭州等地考察特色小镇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同时邀请了全国各地客商来赣州考察调研,推动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签约落地。

      提升旅游形象。赣州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旅游市场,推动文化旅游资源“活”起来。大力实施精准营销,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推介赣州旅游,主攻北京、广东、上海等地主要客源市场,策划开展了百余场丰富多彩的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赣州还精心谋划了一批旅游节庆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赣州城市旅游形象更加鲜明。

      “大服务”营造旅游发展新生态

      “以前周边可没有这么多玩的地方,现在周末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吃喝游娱购’一体便捷。”家住章贡区的赖霖说,随着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快速路通车、旅游产业配套服务提升,市民周末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赣州大力提升旅游质量和品位,致力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自2017年底《赣州市发展全域旅游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全市116个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800亿元,旅游要素配套不断完善。

      目前,赣州创评省级以上权威优质旅游景区品牌91个,新增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43家,分别是历史上创评总数的2.5倍、2倍。已建设美食街23条、创评客家美食旗舰店43家、“赣州礼物”旅游商品旗舰店17家。赣州还争取省里支持,对培训并经考核通过的讲解员发放文化旅游讲解员证,可在本市范围内享受国家导游待遇,目前已分4批次培养红色讲解员320名。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赣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正迎来新的春天。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舱内布局首次公开
    压减支出、加大公开力度…… 102个中央部门已公开2020年度部门预算
    世卫驳斥哈佛所谓武汉去年8月出现新冠的分析
    三峡库区启动防洪调度 沿线开展水质地质监测
  • - 江西首批9家省属国企按10%股权划转社保
  • - 山水养眼 人文醉心
  • - 叙友情 谋发展 求卓越
  • - 湾里区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活动
  • - 湾里高山有机蓝莓采摘节6月13日开幕
  • - 传播江西最美风景 钜景传媒为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版)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