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名企·人物
    朱志辉:摔跤相当于给了孩子们另一个机会和出路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0-06-12 19:43:38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冯训太  作者:谭红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记者谭红报道:“一个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概率是非常小的。我更希望从这里出去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健康合格的公民。”朱志辉说,“体育治校”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比赛和训练,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有健康昂扬的姿态。

    许南平 摄

      将“摔跤进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

      朱志辉,41岁,是江西麻田中心学校校长。

      每天清晨7点,江西省萍乡县麻田中心小学,早读声渐渐安静下来,800多名学生便开始他们的第一项体能训练——全程2000米的跑操。

      跑操过后,学生们开始练习4分钟的摔跤操。摔跤操是校长朱志辉和体育老师共同琢磨出来的一套普及摔跤动作的课间操,全校学生不论年龄大小、性别,共同参与其中,“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要开始训练,通过6年摔跤课间操的训练,我们麻田小学所有的孩子,百分之百都会摔几招。”朱志辉说。

      为普及摔跤技能,学校将“摔跤进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把每个班的体育课安排为两节连堂课,确保每个学生每周都能上一次80分钟的摔跤专项训练课。一、二年级安排最基本的柔韧练习与游戏,三、四年级学习基本动作,五、六年级开始实战摔跤。此外朱志辉还自创了摔跤操和摔跤舞,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摔跤运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耍得出几个摔跤动作。

     
    许南平 摄    

      累计为省市级体校输送优秀摔跤运动员144人

      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区麻田办事处,一度是萍乡市最偏远的地方,山路崎岖,群山环绕,山脚下的麻田中心小学曾经也只是一所非常破旧的农村学校。2006年,从江西省摔跤队退役下来的朱志辉担任校长,开启了这所学校的“体育治校”之路。山脚下的麻田中心学校,近年来也挂起了两个“国字号”招牌: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学校累计为省市级体校输送优秀摔跤运动员144人,国家队1人,成了小有名气的“摔跤学校”。这坚定了校长朱志辉“体育治校”的信念,而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比赛和训练,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有健康昂扬的姿态。 “最初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赛场上看到国旗升起,大声唱国歌,当自己不能实现这个梦想时,我就想着如何把梦想传递下去。”1996年,当了运动员将近10年、刚满18岁的朱志辉从萍乡市体校毕业,就应聘到当时芦溪区教体局组建的区业余体校当教练,并成为了武功山山脚下新泉小学唯一的专职体育教师。

      许南平 摄

      先后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奖牌两百多枚

      林宏宇是麻田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如今,他是学校摔跤专业队32名学生中的一员,尽管体型瘦小,但在训练场上,他激情四溢、积极敢拼。在三、四年级,学校会对每个学生进行体能测试,表现优秀的孩子会被挑选出来进入到摔跤专业队。三年级时,宏宇便是凭借五次优异的健身测试结果脱颖而出。

      宏宇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外面打工赚钱,只有在春节期间,父母会一起回来看看宏宇。平日,宏宇就与务农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像宏宇这样的家庭,在麻田中心小学有近70%,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校长朱志辉说。

      “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比一般的地方要多。”朱志辉认为,“通过摔跤运动,孩子们能够变得更积极、更阳光。”此外,朱志辉会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例如,让家长来做摔跤文化节的裁判,让父母和孩子共同经历拼搏的过程。每天下午3点半到6点,以及几乎整个暑假期间,宏宇和队员们都要参加训练,每年还要参加各种市级、省级的比赛。

      目前,这所学校已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牌两百多枚,为江西省队甚至国家队都输送过人才。2008年,麻田中心学校被列入江西省摔跤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01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随着学校声名鹊起,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也与日俱增。

    许南平 摄

      摔跤相当于给了孩子们另一个机会和出路

      2016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走红,让当地更多的村民开始认同女孩玩摔跤。

      六年级的女孩张玉洁进入摔跤专业队半年多,在外腼腆的她,训练场上却是笑得最开心的一个。目前专业队只有四名女运动员,玉洁是其中之一。“女孩获胜更容易,因为竞争并不那么激烈”,朱志辉说。不过,女孩子比较难教一点,尤其是刚学的时候,体能上还有点跟不上。

      “在看电影之前,我认为摔跤只是男孩们互相争斗,”玉洁的父亲说,“现在我很支持她,不过玉洁的妈妈依然不支持,怕她受伤,怕影响学习,觉得那是男孩子玩的东西。” “摔跤相当于给了孩子们或者说家长们另一个机会和出路,特别对于那些非常淘气、成绩又不好的孩子。但能走多远,没有人能够保证,毕竟我们只是一所小学,到了初中,学校之间可能存在理念的冲突,而孩子成才更关键的年龄段是在初中。”朱志辉一边走过教学楼里一幅巨大的摔跤海报,一边向我们感叹。

    许南平 摄
     

      “以体树人”杰出校长评选 朱志辉入选前30强名单

      如今,麻田中心学校已经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小学。在荣誉背后,质疑的声音从未断过:一些老教师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总觉得体育终究不是正路;一些家长也会质疑,担心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体育也是一种教育。”朱志辉说,“比方体育人比一般的孩子更懂得规则,比赛和训练更能体现拼搏精神。这就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需要的精神面貌。”

      摔跤队的专用健身房上写着“重在参与”四个字。“我们只是一所小学,队员们能走多远,没有人能够保证。”朱志辉坦言,“其实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概率是非常小的,有可能是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我的目标并不是希望孩子都成为专业运动员,我更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公民。”

      2019年7月31日,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在杭州宣布,开启蔡崇信“以体树人”杰出校长奖评选,在全国范围内每年选拔10位“体育校长”,支持他们在体育教育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推进“以体树人,体教结合”的理念。据了解,朱志辉报名参加了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的首届“以体树人”杰出校长评选,并入选了前30强名单。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科学家发现迄今持续最久的超大质量黑洞“心跳“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舱内布局首次公开
    压减支出、加大公开力度…… 102个中央部门已公开2020年度部门预算
    世卫驳斥哈佛所谓武汉去年8月出现新冠的分析
  • - 九江银行鹰潭分行参加省金融监管局专项调研座谈会
  • - 九江银行南昌分行举办“迎行庆 强体魄 严自律 健...
  • - 中山小榄村镇银行陪同中山银保监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
  • - 你与山水秘境的相遇只差三个小时
  • - 怎样打造武功山国际旅游目的地?
  • - 湾里区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活动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版)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