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打造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村级党组织必须更加具有组织力、行动力和战斗力。
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好带头人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干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关键是选好村党支部书记。一个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村支部书记有利于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近年来,全国各地选派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目的就是要加强贫困村的领导力量,第一书记作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更要勇于担当责任,提起干劲,着力发挥“领头羊”的核心带头作用。
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增强组织战斗力和公信力。振兴乡村组织,重点是配好、配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抓好组织建设。乡村基层党组织具有政策、信息、人才、资源等优势,通过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村班子,聚集各项优势资源,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提高整个班子的行动力,进而更好地吸引并带动农民群众,激发并聚成发展合力。
吸收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提升干部活力和工作能力。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老龄化较严重,文化知识水平不够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因此,加强后续党组织成员尤其是年轻党员的培养,努力提升其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吸收人才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党员形象,使广大党员更好地带动、组织和凝聚群众发展经济;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引导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增强党员队伍的影响力;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新时代乡村工作需要的基层管理人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只有自觉地把基层党组织活动放在乡村振兴中去,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强化村党组织的引领力、号召力、执行力,才能真正激发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黎忠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