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都昌县万户镇刘仲村是“十二五”贫困村,这个曾几何时垃圾围村、旱厕林立、污水横流的“矮矬穷”村,如今通过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摇身一变成了“绿富美”的秀美乡村。
一是搭建“台子”谋产业。刘仲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857人,占总人口的60%。面对劳力不足和技术匮乏的瓶颈制约,该村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优势,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入股的形式发展油茶产业,从而带动贫困户增收。
二是打好“底子”整环境。积极向上争资争项,整合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农林水改造等资金,以“七改三网”为抓手,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村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三是转动“脑子”树乡风。该村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率先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婚丧嫁娶招待范围、办席标准、规模上限、烟酒档次和车队乐队标准,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四是建实“班子”强自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在村级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内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始终走在群众前面、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
五是走对“路子”奔小康。该村始终把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村群众正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