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江西供电 | |||
国网新余供电公司:“五新”理念推进电网建设高质量发展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1-10-09 09:53:05 来源:大江网 编辑:江拓华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新余220千伏网架优化工程,在今年4月整体投运以来,新余供电公司上下在如何打好主动仗、立好军令状、画好同心圆、下好先手棋、用好指挥棒、打造好作品上,梳理总结,形成今后引领新常态下电网建设工作的“五新”理念。 瞄准新定位 高标准要求。工程开工建设前,牢固树立扛重担、打硬仗的思想,提前统筹谋划,把好方向作出实策。天工-仙女湖I回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依据江西省电力公司要求制定建设任务目标,策划项目实施细则。在项目核准前要求设计图纸满足施工要求,高度重视编审甲供材料,提前组织编制跨越泸昆铁路、高速公司、袁河等关键点的手续办理,保障项目的连续性。开工前联系地方政府召开线路青苗、占地补偿等相关事宜协调会,保障项目的可行性。落实施工人员、工器具、物资满足工程进度需要,与塔材供货商提前沟通协调,保障供货的及时性。 高效率工作。敢开放,真开放,拆藩篱,破壁垒。天工-仙女湖I回220kV线路改造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该公司精准施策,集中力量高位推进,参建各方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辛勤奉献。经过全体参建人员的凝心聚力,不懈奋战,该工程较江西省电力公司送电节点提前一个多月,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展现了新余供电公司基建系统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擅打硬仗的“铁军”风范。 高质量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各层级管理者全身心投入,为工程建设奉献能量。天工-仙女湖I回220kV线路改造工程作为江西省电力公司2020年迎峰度冬重点工程,各层级管理者在管控工程日常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深入一线、服务一线,为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添砖加瓦,各级负责人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推动工程进度,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该工程提前竣工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抓实新举措 抓队伍强基础。“党建+基建”互融合,集中业主、施工、监理项目部全体党员,成立电网建设临时党支部,建设部主任担任支部书记,给工程装上“红色引擎”,专题项目攻关,助力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天工-仙女湖I回220kV线路改造工程,建立党员联系施工班组和分包队伍机制,结合施工任务与分包队伍、施工班组共同学习安全知识及风险防控;发动支部党员带头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现场反违章稽查工作,并常使用无人机进行作业现场全方位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组建“技术攻关党小组”,针对上塔时爬梯和塔上移动挂安全绳不便的问题,研制QC项目“攀登杆塔防坠落装置的研制”,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安全。 抓规范优质量。规范施工工艺,全过程严把质量关。工程质量是捍卫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更是新余供电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坚强保障,紧扣质量强网目标,抓实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管控。该公司编制开发“施工验算软件”,快速得出基深、抱杆、拉线、地锚、弧垂等验算数据,为施工提供了理论数据保障;强化过程管控,对重点工序进行随工验收,严格落实确认制度,对到货物资开展技术监督检查,将问题消灭在过程中;抓实竣工验收工作,加强对验收工作的组织协调,严格标准,落实责任,确保缺陷投运前100%整改。 抓执行提效能。精准实施,确保进度与效益双赢。天工-仙女湖I回220kV线路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秉承“向时间要效率、向效率要效益”的精神,精准落实,确保工程早投产,社会与公司早受益。一是紧紧抓住青苗协调、物资到货、施工力量投入等可能严重影响工期的“牛鼻子”,该公司牵头组织业主、施工、监理以及公司各部门认真研究讨论,制定节点计划表,督促落实;二是党员督战,建设队伍勇挑重担,克服了线路架线跨越高速及铁路、袁河等多次高风险作业、外部青苗协调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展现了该公司基建“铁军”的风范;三是充分应用企业微信进行移动办公,同步现场打卡、远程会议、远程技术指导等实用化模块,提升工作效率。 ![]() 展现新作风 干事求实。鼓实劲,出实策。坚定履行“三大责任”,紧密围绕“目标管理、边界控制、过程监督、结果评价”十六字方针,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做强、做优、做精工程建设。采用“党建+基建”“科学谋划”“施工关键点把控”等方式,基建工程每周召开工地例会,及时解决建设过程遇到的问题,严格执行标准工艺和质量通病防治。统筹协调设计、物资和施工推进工程进度,结合环保要求,做好绿色环保。 安全务实。把握安全本质,持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管好计划、管好队伍、管好人员、管好现场”,确保基建安全保持稳定局面。压实项目经理、班组长、“三种人”安全职责。完善管控安全制度、体系,使一线主动履责不懈怠。落实“三大项目部”安全责任,同时加强监督巡查力度。从准入、监督和保障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基建施工作业单元管控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水平。 研新落实。求实推新,创新创效,一是传承工匠精神,做深可研、做优设计、抓实过程、规范验收,推行实测实量及“三算四验五禁止”,落实GIS、主变等重要电气设备安装管控记录卡及无尘化安装要求,狠抓三级自检真实性,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二是充分利用公司无人机传统优势,将其广泛应用到现场勘察、安全稽查、工程各阶段验收中;三是依托施工、设计力量,广泛开展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研究及试验,加大已有成果如QC项目“攀登杆塔防坠落装置的研制”、施工验算软件等转化应用;四是转变观念,改进方式,大胆应用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在110千伏水北线路、大唐光伏发电220千伏送出工程上试点应用“定制化电网基建旋挖钻机”代替传统人工开挖,从源头压降安全风险。 开创新局面 管理服务有新变化。推行部门负责人带头干,部门负责人挂点督办工程项目,全过程参与,保证工程按期优质达标投产。用好、用足江西省电力公司“放管服”改革政策,全面推广天工-仙女湖I回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建管成功经验,将其中超前谋划、物资履约、施工关键点把控等成功做法因地制宜应用到电网建设四季度攻坚战中,在大唐光伏发电220千伏送出工程、110千伏水北输变电工程、三个风电35千伏送出线路等工程项目中继续发扬“铁军”风范,水东年底创优质工程,水北争创“五好”示范工地。完善管理制度,聚焦安全、社会、经营履责,把“两规定一办法”作为指挥棒,持续提高电网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紧密联动合理安排工程计划,推行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同步送电,确保主网投资及时见效。 整体形象有新提升。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打造环境友好型电力工程项目。新余电网220千伏网架优化工程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和谐统一,是建设绿色管道的标志工程,是造福新余人民的富民工程。将电力工程建设涉及的生态防护与乡村振兴、当地生态水系建设紧密结合,着力“守好生态底色、改善民生成色”,在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管上强手段,多措并举,共筑青山,同护绿水,共建美丽家园。 打造新基建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扛起责任担当,持续深化“党建+基建”,将支部堡垒筑在工程建设的最前沿,让党旗飘扬在每一处施工现场上空。建立工程临时党支部,发动支部党员带头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现场反违章稽查等工作,党员带头向违章说“不”,向工艺质量不过关说“不”。发挥党员冲锋在前、攻坚克难精神,在工程中遇到推进困难点,如青苗协调、物资到货等,党员主动靠前,带头挑起重担。做工作上的示范,做学习上的领先,做作风上的表率。强化“一盘棋”思想,在团结上做表率。以“做”为根本,切实付诸实际行动,努力打造新基建。(彭云焰)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