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产经时讯 | |||
新余: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实现美好生活新愿景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1-11-15 11:56:38 来源:大江网 编辑:左阳天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今年以来,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产业强镇、生态立镇、农旅兴镇、和谐安镇”四个发展战略,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内涵,以服务为重点,把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梳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污水管网改造、路网连通道路、乡村旅游发展等工程,为群众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风气健康向上、文化生活丰富的生活环境,为乡村生态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以科学规划突出地域优势,让村庄“靓”起来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河下镇立足实际,注重科学规划,将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打造以河下、礼泉、礼珠、河下社区为中心的“校园服务、鞋履配套产业带”,以平川、划江、浒溪、白湄、江口、龙伏为闭环的“农文体旅融合示范带”,以洋田、花园、垱头为重点的环湖“美丽乡村观光带”,突出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和产业优势,留住乡愁,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平川村在原有村庄布局和风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美观、便民的要求,大到村庄道路、绿化、给排水,小到景观塑造、院落改造等各个方面,高起点、高标准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江口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栋栋红墙赤瓦的民房建筑坐落在道路两边,在民房的墙面上,一幅幅极具特色的墙画为这个改造后的小村庄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气息,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6家“侬小美”餐饮店和江西省首个符合国际汽联FIA/CIK标准的A级赛车场仙女湖国际赛车场,为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今年1-10月,河下镇全域旅游累积接待游客35.25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6.05万元。 ![]() 以产业振兴助推持续发展,让农民“富”起来 农业兴,百业旺,乡村才有活力,河下镇各村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交通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果树、药材、瓜蒌等种植产业,发展大棚香菇、草莓等大棚设施产业。目前已种植无花果、果冻橙、井冈蜜柚、新余蜜桔等各类果树近千亩,种植瓜蒌110亩,建设大棚设施产业14万多平方米。浒溪村积极谋划产业布局,统筹山、水、林、田、湖,目前已形成稻虾养殖200亩、大棚西瓜种植110亩、无花果种植20亩等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垱头村依托仙女湖景区地理优势,立足草莓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丰富的农旅资源,着力打造“田园采摘、民宿体验”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平川村利用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大棚香菇及瓜蒌产业,洋田村百亩蜜桔园硕果累累、甜蜜诱人,销往全国各地,这些产业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基地务工、村民入股等方式,让农民变股民,让农业变产业,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成果。 ![]() 以环境整治改善村庄面貌,让环境“美”起来 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清净、整洁、秀美”的人居环境,河下镇动员全镇上下直面问题,正视差距,全民行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以各村(社区)党支部为统领,动员所有党员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从搞好自家室内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卫生做起,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以网格为单位深入每户百姓家中进行流动宣传,创新开展“清洁家庭”评选活动,设立“红黑榜”,将乡风文明有机地融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逐渐形成志愿服务和群众自觉参与的长效机制。 在人居环境整治日常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健全挂点干部干部包村、村“两委”负责、网格员监督、责任人整改的责任体系,实行每月督查,定期通报,每季排名的工作机制,并且设立曝光台,对各村乱倒垃圾、垃圾死角、杂物乱堆等现象予以曝光,做到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人管”“有人干”“常态化保持”,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全域秀美。 ![]() 以设施建设保障服务水平,让生活“乐”起来 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河下镇金钟石小区污水管网铺设项目于7月底全面完工,共铺设主管网800米,分支管8000米,收集小区320户居民生活污水,实现雨污分流。完成2021年农村公路路网联通路及“五合一”道路摸底调查,高质量完成19条21.5公里道路建设。河下集镇三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有房屋24栋楼,281户,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目前已接近尾声,小区“旧貌”换新颜。农村“雪亮工程”实现视频监控全方位覆盖,在各村进出路口和交通要道安装高清监控探头94个,着力提升村庄治安水平。全镇新安装路灯286盏,新建文化广场6处。稳步提升“党建+颐养之家”建设服务水平,全镇12个颐养之家标准点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同时,积极探索“党建+成长之家”,关注农村“一老一小”,实现“大手牵小手,共奔幸福路”。 全镇上下协作联动、精准施策,基础设施实现提档升级,102件民生实事件件“掷地有声”,真正把实事办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