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地市联播 | |||
余干县瑞洪镇前山村: 破解“四大难题”,筑牢“精神家园”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02-17 09:57:35 来源:大江网 编辑:郑周赟 | |||
近年来,余干县瑞洪镇前山村坚持以“四个一”为主抓手,有效破解“四大难题”,不断推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见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老百姓的“精神家园”。2021年11月前山村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文明村镇。 ![]() 整合资源搭好一个平台,解决“在哪干”的问题 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五有”要求,前山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建强文明实践站平台。抓住秀美乡村建设契机,把村内两栋旧瓦房改造为文化驿站,新建了一栋竹木结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屋;积极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完善了休闲广场、路灯、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观鸟长廊等配套设施;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配备了电脑、数字电视、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争取民政、文化等部门政策,改造了幸福食堂,增添了健身器材、各类书籍、广播等设施。昔日鸡鸭遍地、臭气熏天的百年古樟园,摇身一变成了干净整洁、功能齐全、人气旺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 精心培育建好一支队伍,解决“谁来干”的问题 文明实践站能否有效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文明实践员这个“带头人”。2019年,前山村按照政治素养高、组织能力强的标准,精心选拔了一名专职文明实践员——张晶晶。经过组织培训、观摩摸索,结合前山村实际情况,张晶晶逐步形成了一套“责任心+爱心+热心+耐心+上进心”的“五心”工作法,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组织50余名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成立了前山村合唱团、6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成立了广场舞演艺队、20多名小学生成立了童趣声学生志愿者服务队、6名话剧爱好者成立了话剧演出团、12名“五老”人员成立了“百姓宣讲团”,发展壮大了前山村文明实践队伍,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张晶晶也因敬业奉献荣登2021年5月份“中国好人榜”。 ![]() 基层宣讲定好一个目标,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前山村文明实践站始终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目标。坚持常态化每天早晚7点播放国歌、早间新闻、新闻联播,引导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增进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坚持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宣讲,邀请理论专家、百姓名嘴等到该村“文明实践大讲堂”开展宣讲,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讲“国之大者”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常态化开展重大节庆日活动,在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 回应需求列好一个清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前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实际需求,列好文明实践活动清单,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有内容、有人气、有意义。整合科技卫健文化等部门资源力量,开展农技培训、卫生服务和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家门口的综合服务“大舞台”。整合建设了幸福食堂、棋牌室、阅览室等文明实践活动功能室,打造留守老人的“快乐驿站”。利用节假日、周末和课后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温习功课、互动游戏、亲情连线等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留守儿童的“成长乐园”。文明实践员张晶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自编自导自演了28分钟的情景剧《我要当新时代文明实践员》,打造群众自己的“乡村剧院”,每季度举办一场广场舞或红歌比赛等多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享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