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保险
    超百家险企偿付能力下滑 8家不达标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05-09 16:38:55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朱兵兵  作者:苏向杲

      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日,随着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备受保险业和资本市场关注的偿二代二期工程下保险公司首期偿付能力成绩单也随之出炉。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8日,除天安人寿等被银保监会接管的险企,以及大家保险集团旗下的险企和其他8家险企未披露之外,已有155家险企披露了最新的偿付能力情况。

      整体看,纳入统计的险企中,有102家的综合偿付能力出现下滑,占比达65.8%。此外,有8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是拖累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季度险企偿付能力普降

      2021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按监管要求,保险业自编报2022年第1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起全面实施规则Ⅱ。

      偿二代二期工程完善了利率风险的计量方法,优化了对冲利率风险的资产范围和评估曲线。针对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多层嵌套等问题,监管要求险企按照“全面穿透、穿透到底”原则,识别资金最终投向,基于实际投资的底层资产计量最低资本,准确反映其风险实质,并根据最近10年的数据对所有风险因子全面校准。

      从实施效果看,根据偿二代二期工程计量方法,险企偿付能力出现普降。据记者统计,纳入统计的73家寿险公司中,有46家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去年四季度末出现下滑;纳入统计的82家财险公司中,有56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企偿付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规则对风险的考量更加科学、充分和全面,因此险企偿付能力出现普降。

      泰康资产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张敬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偿二代二期工程下,保险公司和投资管理人对于资产风险的考量将会更加全面和充分。一方面,得益于新规修正了“利率风险一家独大”的风险资本结构,这意味着险企对于权益风险、信用风险的管控措施将会更加有效地体现在偿付能力结果上。另一方面,规则中新增的“全面穿透”要求,间接推动了从险企到投资管理人、到产品发行人等上下资金链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险企对资产底层风险的有效识别。

      从长远来看,张敬国表示,借助偿二代二期这次政策东风,险企能够对所投项目的底层资产做一个全面的信息归集和后续的跟踪监控,穿透后资产为基础的风险管理、偿付能力管理、资本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也将更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

      尽管偿二代二期工程利于保险业长远稳健发展,但短期无疑对不少险企的偿付能力形成一定的冲击。从记者统计的情况来看,包括头部保险公司在内的不少险企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例如,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旗下的寿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幅度均超过50个百分点,也有不少非上市险企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幅度超过100个百分点。

      中国人保总裁王廷科在近期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从整体上看,保险业偿付能力整体将有所下降。从降低偿付能力的具体因素来看,在实际资本方面,主要是将保单未来盈余根据保单剩余期限及折现结果进行资本分级,分别计入核心一级、二级和附属一级、二级资本,使得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在最低资本方面,降低偿付能力充足率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对所有险种取消超额累退且大部分基础因子提高。二是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基础因子大幅提高。三是增加集中度风险最低资本。

      8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在行业偿付能力下滑的大背景下,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险企中,有8家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据去年3月正式施行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险企须同时满足三项监管要求,偿付能力才算达标: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对照险企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一季度有5家寿险公司和3家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是拖累上述8家险企偿付能力的主要原因,而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主要与操作风险上升、公司治理与资金运用方面的风险上升有关。

      如,某偿付能力不达标的财险公司表示,该公司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风险主要来自于公司治理和资金运用方面。公司正在逐步落实各项整改要求,推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针对资金运用方面的风险问题,公司已通过关联方债权申报、诉讼催收等手段,加快存量风险项目的化解。一季度,受资本市场极端行情的影响,公司权益类资产价值出现较大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业务增速低迷也对险企偿付能力形成负面影响。如,某寿险公司表示,一季度该公司个险NBEV达成率出现黄色预警情况,主要是受个险标准保费未达成计划的影响,个险标准保费未达成计划是由于个险核心人力达成不及预期。当前该公司主营渠道发展较计划存在偏差,各渠道已积极开展检视工作,结合后续的业务推动措施,以期全年能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此外,部分险企受信保业务大额亏损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近两年偿付能力持续不达标。如,某财险公司一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748.58%,风险综合评级为D。该公司提到,目前主要面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健康险、车险等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流动性压力较大等风险。因一季度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存在大额赔付支出,整体赔付支出较上季度有所增加。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各地落实防疫举措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天舟四号近日择机发射
    白鹤滩水电站今年累计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罗马庆祝2775岁生日
  • - 非法“移动加油站”出没!警方:相当于“移动炸弹”
  • - 光伏组件“退役期”将至 建立回收体系迫在眉睫
  • - 补齐社区养老“短板”
  • - 关于开展江西省“十佳研学课程(线路)”评选推...
  • - 江西芦溪:山口岩国家湿地公园美如画
  • - 朱虹:七论赣菜发展
  • - 初心连环画第七十二期:莲花君子刘仁堪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