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 |||
专业修复不良征信记录?南昌一公司虚假宣传 涉嫌违法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05-12 16:10:18 来源:新法制报 编辑:孙以聪 | |||
个人征信报告犹如人的一张“经济身份证” 一旦征信出现不良记录 将会影响贷款、求职等 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此时 如果有人声称花点钱就能帮你 “修复”不良征信记录 你会去办吗? ![]() 近日,某业主微信群内一则“征信修复”广告引起了南昌市民彭先生的注意,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尝试与从事“征信修复”的公司联系,但对方的做法让他心生疑虑。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郑重提醒: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征信修复”业务不仅不靠谱,还涉嫌违法。 “征信修复”公司称“我们是专业的” 近日 南昌市民彭先生 通过某业主微信群里发布的一则广告 联系上一家声称从事“征信修复”的公司 “对方称没有具体的收费标准 要根据征信报告来定价” 这让彭先生心生疑惑 此外 该公司还要求彭先生提供 一张实名注册的手机卡 这样的要求 让彭先生打起了退堂鼓 他对“征信修复”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近日,新法制报记者循着彭先生提供的线索,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找到了这家承接“征信修复”业务的公司门店。据店里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刚成立没多久,但相关手续一应俱全。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登记的名称为南昌某信用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企业信用评级服务、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等内容,但并未明确涉及个人征信业务。 “我们是专业处理修复不良征信记录的公司,从业人员都有相关资质。”该工作人员为证明其专业性,向记者展示了其获得的“高级信用管理师”的行业技能证书。 每条逾期记录收取1000元~3000元 在谈及具体如何进行“征信修复”业务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提供当事人手机卡、征信报告、身份证复印件,并签订委托代理合同,随后由公司的“征信修复师”代为与银行交涉,由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交异议申请材料,客户需等待1~3个月后获得反馈处理结果,同时承诺办不成可全额退款。 为什么要提供个人的手机卡?该工作人员解释说,在提交异议申请后,银行只会与客户本人进行核实沟通,所以公司接单后,需要凭借客户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伪装成客户本人进行操作,“如果你此前跟银行申诉过,我们接下来的难度就变大了,收费会更高”。 ![]() 在咨询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一旦签订委托协议后,客户就不能再私自与银行沟通,一切事务由公司使用客户提供的手机卡跟银行交涉。“如果客户在委托处理期间,与银行接触,导致未办理成功,公司不承担责任。” 记者多次尝试询价得知,此类“信用管理服务公司”具体收费情况,根据涉及的金融机构不同以及征信问题不同进行区别定价,每条逾期记录收取1000至3000元不等,若不良记录很多,还可提供“打包定价”服务,“只要有逾期记录的,不管多少条,全部申诉消除,大量收单”。 除了此类正规的注册公司,记者在南昌市一些征信报告大厅周围,也发现不少“黄牛”的身影,都宣称能消除不良征信记录,帮助消费者成功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征信修复”藏诈骗陷阱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裁判案例发现,有不少因“征信修复”不成功产生的合同纠纷,甚至出现涉及诈骗罪的刑事案件。 2019年11月,焦某声称可以帮人修复征信记录,张某信以为真,付了6000元。然而,过了很久,张某的征信记录并没有被修复,感觉自己受骗了。法院查明,焦某在明知自己不具有办理委托人请求事项能力的情况下,以给被害人张某修复征信不良记录为由骗取6000元,用于个人生活支出。法院认为,焦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决焦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某地张先生因个人疏忽发生贷款逾期,找银行咨询、沟通,寻求删除不良记录未果,于是在网上找到一家声称可以“修复征信”的机构,并将1万元定金和以自己实名办理的一张手机卡交给这家机构,约定事成后再付2万元。随后,这家机构以张先生的名义发起信访投诉。当地人民银行接到投诉后请张先生现场核实,张先生知道自己受骗后,撤销了投诉。 在相关审判案例中,所谓的专业公司在替客户“修复征信”的过程中,要么久拖不决,要么找出种种理由指责客户违约,更有甚者直接收取费用后失联。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信用报告有问题应依法申诉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利用公众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借着“征信修复”名义,实施诈骗的违法行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的可能,不法分子会利用其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洗钱、冒名网贷等,卡主甚至会被牵连。” 据了解,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取得了个人征信业务许可,但个人征信业务并不包括所谓的“征信修复”。 “如果认为自己的信用报告存在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申诉渠道提出异议。”这名负责人解释说,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信息主体认为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信用报告存在错误、遗漏的,可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信息提供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认为自身合法征信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投诉。 “对个人而言,消除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记录的途径只有一个。”该负责人表示,个人征信主体发生不良行为或事件后,应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并按时偿还贷款,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五年后,不良信息将被删除。 (文/实习生 黄曼倩 记者 吴强)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