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三农经济
    辟水源稳供电推技术 部分粮食产区抗旱保丰收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09-14 16:59:49  来源:新华网  编辑:朱兵兵  作者:姚子云、周楠、侯文坤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辟水源稳供电推技术部分粮食产区抗旱保丰收

      新华社记者 姚子云、周楠、侯文坤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历史同期大幅偏低,沿江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中央气象台9月13日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为抗旱保丰收,江西、湖南、湖北等粮食产区因地制宜通过广辟农用水源、保灌溉电力供应、推广耐旱新品种、提供农技支持等方式,减轻旱情对秋粮生产的影响。

      面对今年的旱情,洞庭湖区腹地的产粮大县——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因地制宜,目前已出动干部群众7万多人次,采取引、补、调、取、送等多种方式,灌溉农田50余万亩,稳住了丰收基本盘。

      “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外江外河‘引’、工程措施‘补’、多级提灌‘调’、全力挖潜‘取’、整合资源‘送’、倡议引导‘节’。”华容县委书记陶伟军介绍,7月下旬以来,华容县共在长江、藕池河、华容河沿线架设机泵411台,24小时不间断开机引水,日引水量达400万立方米。

      在旱情较为严重的华容县梅田湖镇,保障藕池河沿线6个村用水的张家湾机埠20台水泵日夜连轴运转。看着一股股清水流入田中,梅田湖镇金鸡村种粮大户尚秋海说:“高温无雨、晚稻‘喊渴’,政府通过增泵引水,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

      江西信丰县种粮大户张四生蹲在田头查看水稻恢复情况。(受访者供图)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部分缺水田抗旱保灌的基础。“田里要用电,国网信丰县供电公司员工顶着日头,很快就帮我们通了电。”看到从水泵里喷涌而出的水流入稻田,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正平镇潭口村种粮大户张四生松了口气。他说,当地晚稻正处在抽穗灌浆期,如果水稻“喝不饱”,营养供给不足,可能导致籽粒不饱满甚至空壳。他家350多亩晚稻因干旱缺水,已经出现黄叶枯萎,灌溉后逐渐复绿。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正平镇潭口村的晚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为更好地解决晚稻用水问题,潭口村派专人管水,帮助农户打通用电、用肥等物资保障堵点,将旱情对秋粮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经历旱情且位于山区,取水难度大,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陂头镇竹山村种粮大户何茂盛忙个不停。在已经收过一茬水稻的田里,何茂盛正在施叶面肥,再生稻二次抽出的稻穗迎风摇曳。

      “再生稻只割稻株上面三分之二的部位收稻穗,留稻株下面三分之一的部位,继续对植株和根系施肥,能再长出一季水稻,实现‘一茬两收’。”何茂盛说,今年栽种的200亩再生稻在8月上旬就已收割一茬,亩产达1000斤干谷;对10月中旬的第二茬,他充满期待。

      在田边歇脚的功夫,何茂盛给记者算起了账:“再生稻不仅可以避开‘双抢’高峰期,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还比传统双季稻种植模式减少35%左右用水,更耐旱。”近年来,再生稻生产模式在全南县逐步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7万亩。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黄沟村的千亩稻田陆续开始收割。(受访者供图)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引导农户实施水稻“一喷多促”技术121万亩次,实现一次作业促壮苗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高。

      据了解,截至9月11日,湖北秋粮已收获2066.4万亩,收获进度42%;旱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抗灾小分队2757个(次),派出抗灾技术人员6.16万人次,落实水稻“一喷多促”技术2760万亩次。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美国社会治安恶化已演变成一场公共危机”(深度观察)
    一问到底丨地震发生 如何科学避险保护自身安全?
    新华全媒+丨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观察
    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网络总体畅通 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
  • - 江西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行动方案
  • - 8月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46.76万辆 交易金额达9...
  • - 21364亿元退税款已到账 政策红利效果持续显现
  • - 【视频】峥嵘印迹——纪念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
  • - 第二届国际旅游名村村长峰会在婺源篁岭隆重召开
  • - 【星空露营】来高岭·中国村和孩子们来一场不一样...
  • - 初心连环画第七十二期:莲花君子刘仁堪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