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医药
    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09-19 17:31:33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朱兵兵  作者:柳姗姗 彭冰

      医院开具处方药一次不超过7日用量,网购却能一次买10盒;医院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网购却可以用几个月前的处方;有的网购平台还能随买随开方

      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

      药品网售方便了人们买药,但存在销售网络禁售药品、处方审理不严、促销处方药等乱象。业内人士认为,将于12月1日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将有助于遏制这些乱象,同时患者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慎重网购处方药。

      在网购平台搜索“草木犀流浸液片”,点击开方购买,选择相关病症后,问诊开方秒开秒付。日前,因父亲患肩周炎,长春市民张女士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这款处方药。“不仅方便,网上还能货比三家,回农村老家后如果父亲还需要吃这个药,我也可以直接网上下单,免得再到医院折腾了。”

      近年来,网购平台为患者购买药品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暗藏风险,例如处方审核不严、通过促销诱导购买等。为规范药品网售,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柴劲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网售处方药行为,为老百姓购药用药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政策监管很重要,患者自身也要提高对处方药潜在副作用和毒性的认识,谨遵医嘱使用。只有患者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才能真正守好安全用药的最终防线。”

      购买过程像患者自己开药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处方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药师审核”形同虚设、把处方药标记为非处方药售卖、促销处方药等诸多网售乱象。

      王先生经常在网购平台给母亲买钙片,两年前,他购买钙片时看到系统推荐的肾骨片,点开药品详细说明后发现,该药很符合母亲的症状,随即买了10盒。“多买有优惠,而且购买流程简单方便,稀里糊涂就下单了。”王先生说,后来才知道这是处方药,不能随便吃,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

      近日,记者尝试在某网购平台搜索“头孢克洛”,进入店铺后看到商品页面药品包装、适应症状等信息一应俱全,一次性买5盒还有优惠。记者点击开方购买,问诊信息中罗列了几个相关病症,选择确诊疾病后便可进入开方购药页面,整个流程像是患者自己给自己开药方。记者分别点击了几家不同的店铺,搜索不同的处方药药名,基本是相同的流程。

      柴劲说,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不同于非处方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如果滥用、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新规将有助遏制网售处方药乱象

      “网售处方药品类较齐全,成本相对较低,购买方式便捷,特别是疫情期间,确实方便了很多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固定药品的慢性病患者。”柴劲说,但前提是一定要对处方药的网售渠道做好相关监管,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根据之前的报道,网购处方药的乱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危害生命。由于缺乏严格审核,有人用宠物狗照片网购处方药竟然成功,有人服用网购处方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医生检查后认为可能药物有问题,但网售平台、配送快递、药品生产商均表示不承担责任。

      记者发现,网购药物时,有的患者用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前的处方到网上购买处方药,有的患者甚至病急乱买药,不良商家借此宣传药品可治愈癌症、高血压、慢性病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是夸大疗效,包治百病。

      互联网介入药品销售初期,国家明确禁止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新出台的《办法》意味着网售处方药已被许可,但同时新规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第三方平台管理以及各方责任义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将有助于遏制网售处方药无处方、假处方、处方重复使用,购药者根据说明书自行用药、滥用处方药等问题。

      网购处方药应仔细辨别售药资质

      柴劲介绍说,医院开具的处方一般是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而且医生会严格按照疗程针对患者病情开具药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慢性病的处方药会适当延长,但会要求患者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调整用药种类或剂量,同时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等。

      从患者角度看,柴劲认为,网购处方药不应单凭经验或感觉,也不能因为图方便随意在网上下单,要注意分辨网店的相关资质,核对药品的名称、生产批号、产地、剂量等信息,收到药品后要注意查看真假和是否变质等问题,每个环节都要仔细辨别。

      网购处方药最怕买到假药,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会利用购药者懒得查询药监局备案信息的心理,伪造相关售药资质。“买药不要怕麻烦!”柴劲提醒说,消费者在选择一家网上药店时,首先要去国家药监局网站认真查询证书的真伪,确定其是否为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正规网上药房。

      同时,鉴别药品真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核对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辅助方法是观察药品包装、外表、颜色、气味等。她强调:“一旦买到假药,一定要通过向药监局举报等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记者 柳姗姗 彭冰)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美国社会治安恶化已演变成一场公共危机”(深度观察)
    一问到底丨地震发生 如何科学避险保护自身安全?
    新华全媒+丨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观察
    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网络总体畅通 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
  • - 江西将实施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总投资超1...
  • - 1-8月江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 - 政策组合拳显效 力促外贸保稳提质
  • - 古窑景区“千万元大放送 买门票送消费”活动火爆...
  • - 福聚良朋,旅享非凡 | 南昌华侨城福朋喜来登酒店...
  • - 朱虹 张雷:《陶渊明画传》——一个现代视野里的...
  • - 初心连环画第七十二期:莲花君子刘仁堪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