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积极融入工业强省战略 全力建设新型工业强市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10-17 18:00:29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朱兵兵  作者:

      工业,是新余独特的文化标识、鲜明的城市品格。

      建设新型工业强市——这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新余市情作出的目标定位。近年来,新余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以小市大格局大能量大发展大作为,锚定目标定位,对照一流、奋发进取,狠抓工业发展、做强工业经济,推动钢铁转型,抢占锂电风口,助力光伏重生,拥抱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融合中做大能级。

      积极融入工业强省战略,全力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工小美的工业底色愈发亮丽,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今年1至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出全省平均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27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4.0亿元,同比增长96.7%,增速连续18个月领跑全省。

      数字背后的战略定力,数字背后的改革创新,勾画出“钢城”干部群众咬定工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印迹,彰显着“钢城”创业者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钢铁意志。让我们透过一组关键词,来“聆听”新余这座工业城市的发展强音。

      关键词:产业

      锚定目标 扶产业育集群

      今年8月,由新钢集团牵头实施的“高品质稀土钢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会议验收。“高品质稀土钢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启动,由新钢集团联合中科院金属所等五家单位共同实施。3年来,新钢集团与合作单位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持续攻关,成功掌握稀土钢冶炼及连铸关键工艺技术。

      如今,新钢集团已将稀土成功应用到模具钢、耐磨钢、容器钢、桥梁钢、海洋工程用钢等8个中厚板产品的生产,并制定了相应生产工艺规程。建成了低氧高纯稀土金属制备示范线和高品质稀土钢中厚板生产示范线,实现了稀土钢产业化。

      新余因钢设市,如今钢铁产业在转型升级之路上步履铿锵,产业集群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展。这些,都得益于新余市委、市政府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坚定的发展定力。

      近年来,新余坚定不移主攻工业,精准聚焦优势产业,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壮大集群优势,全力构建以钢铁和锂电产业为主导的“2+4+N”产业体系。为壮大钢铁和锂电两大主导产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钢铁和锂电产业链链长,制订出台“支持新钢30条”和“支持锂电30条”,设立10亿元钢铁产业发展基金、5000万元锂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支持新钢就是支持新余,支持新钢胜过支持新余。”这是新余市委、市政府有力的誓言和郑重的承诺。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钢铁、锂电两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支柱作用日益明显。钢铁产业龙头新钢公司,持续推进总投资超百亿的升改工程,推动建设“数智新钢”,年营业收入由356亿元达1049亿元,利税从2亿元增至72亿元。锂电产业龙头赣锋锂业,建成全球单体最大氢氧化锂生产基地,市值一度跃升至3165亿元,荣登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今年营收有望突破350亿元。

      当前,新余正组建全省钢铁产业创新联合体和锂电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建设“数智新钢”和赣锋锂业“智慧锂电工厂”。1至8月,钢铁和锂电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6%和160.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8.4亿元、288.5亿元。其中,锂电产业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2.3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158.3%,凸显主导产业“压舱稳增”作用。

      此外,新余深入实施光伏产业重振计划,加快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麻纺和制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质升级。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余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建成智慧工业云平台、锂电行业云平台,加快建设带钢惠供应链+区块链平台。目前,全市有国家两化融合示范项目3个;两化融合国家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44家,数量全省第二;至2020年,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8家;2022年通过省级评定公示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9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8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2家、示范工厂1家。

      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强劲。去年,新余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到94.1%、20.8%和24.5%。

      关键词:环境

      对照先进 强服务优环境

      今年4月初,受长三角部分地区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阻,新余部分与长三角业务联系紧密的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江西铭基高科有限公司在昆山市有两家电子线、连接器等电子原材料供应商,因为运货车辆无法出城,江西铭基高科有限公司已两周未收到生产原材料,一时面临停产困境。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新余致函昆山市政府,商请协助为这两家供应商向江西铭基高科有限公司运货车辆发放通行证,准许运出原材料。最后,困难得到解决,保障了企业供应链稳定,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

      今年3月在分宜工业园成立的江西通瑞电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该县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就提前介入,为企业加速项目落地审批进行全程代办,使企业在75天之内就实现了试生产。同时,还为企业提供土地供应、厂房建设补贴以及厂房免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新余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对照先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为发挥工业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压舱稳增”作用,新余先后出台营商环境三十条、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三十条、稳住经济发展四十八条、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等一揽子政策,强化政策供给,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韧性。同时,编印发放《惠企政策汇编》,确保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宣贯全覆盖。

      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施驻企特派员制度。今年,全市共派出450名特派员,联系服务622家工业企业。全面兑现落实各类惠企政策,1至7月已减免税费总额40.61亿元。市政府定期举办“仙女湖夜话”,先后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新钢联席会、燃气供应专题协调会,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广使用“企业家直通车”,企业可在平台上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仙女湖夜话”。如今,“仙女湖夜话”成为新余政企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营商品牌。自2018年9月启动以来,新余市政府已举办“仙女湖夜话”38期,邀请了190余名企业家参加,收集问题455个,其中415个已解决或正在推进,40个因政策等客观因素无法解决或暂未解决,问题办结率91.2%。

      新余不断深化推广“一照通办”等全国、全省首创经验,构建了“贴新办”“容宜办”“渝快办”等新余营商环境品牌。特别是在全国首创“一照通办”改革,发出营业执照超万张,该做法被列为全省营商环境首个改革攻坚案例并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试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模式、率先试点“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首创“商标+专利”混合质押新模式、首推“政银合作”,赢得各方点赞。在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新余市综合排名全省第五,入选“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榜单。

      下一步,新余将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全力扶产业促增长,为全面建设“六个江西”作出新贡献;聚焦“2+4+N”产业体系,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思路,着力畅通产业循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提能升级;健全项目建设“一条龙”服务协调机制,全流程安排专人协助帮办;同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打响“贴新办”等政务服务品牌,为建设新型工业强市注入强大动能。

      关键词:项目

      紧盯链条 攻项目强支撑

      最近,新余高新区的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万吨高纯锂盐项目点火试产,整个项目从开工到点火,只用了不到10个月。同样在新余高新区,今年以来,江西东鹏新材料3000吨电池级氟化锂扩建项目、赣锋循环科技年产1.2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江西中盛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项目相继投产。

      来到赣锋锂业锂盐工厂,只见氢氧化锂产品正装车发往世界各地。该公司成立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赣锋锂电年产2GWh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全面投产,赣锋锂电二期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项目实现4GWh锂电池产线投产。去年12月,首批搭载赣锋锂电固态电池的东风E70电动汽车试车成功,并于今年初正式推向市场。

      紧盯产业链,强攻大项目。近年来,新余高新区提出打造“中国储能谷”战略目标,明确锂电产业为首位产业,先后出台支持锂电首位产业发展“30条”,坚持强链壮链、增链补链,引进上下游项目,打造锂电产业集群。目前,深圳长园集团控股的金锂科技公司磷酸铁锂项目、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的钽铌生产项目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即将落地。该区锂盐年产能达16.25万吨,占全球的17.8%、全国的22.3%,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锂电池正极原料生产基地。

      如今,在新余各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处处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新钢电弧炉升级易地改造项目顺利开工,新钢新材高牌号电工钢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华峰特钢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开始试生产,喆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万套物流行业自动化设备项目正在装修厂房、安装设备,江西通瑞电池有限公司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一期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在试产……

      新余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产业链招项目扩投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再提速”,开展项目大会战。围绕“2+4+N”产业体系,开展链条式、集群式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四高”项目,“智慧+信创”、创京科技手机终端、新强新能源专用车、京东物流产业园等相继落户。全力加速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企业投产增效,抓好大唐新余二期扩建、袁河航道提升和新余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新钢公司、赣锋锂业分别实施新项目17个、7个,总投资均超百亿元。

      新余理顺大抓项目的工作机制。市委落实办重点调度含工业项目在内的60个项目,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实施动态销号管理。强化项目调度帮扶,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及政企“双向挂职”机制,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着力解决困扰项目建设的堵点痛点卡点问题,推进项目建设提速。

      聚焦产业链,驰而不息强攻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申报的9个“5020”项目,有7个项目属于主要产业链项目。第一批市工业重点项目个数、投资总额、年度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2%、32%、48%。

      (本版文图由新余市委宣传部提供)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中国天眼”观测快速射电暴取得系列成果
    “美国社会治安恶化已演变成一场公共危机”(深度观察)
    一问到底丨地震发生 如何科学避险保护自身安全?
    新华全媒+丨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观察
  • - 汽车制造自动化需求旺盛 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扎堆...
  •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 助力稳经济大盘
  • - 基金做多动力增强 中长期资金迎来“挥棒时机”
  • - 【聚焦八艺节58】宜黄县、东乡区、黎川县开展“...
  • - 江西省图书馆“夜”“阅”开启书香之旅
  • - 国庆7天,来省图穿越“古籍”寻真宝
  • - 初心连环画第七十二期:莲花君子刘仁堪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