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 |||
江西:分类管理信用风险 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2-10-28 17:55:13 来源:大江网 编辑:朱兵兵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谭红)报道:10月27日上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推进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政策吹风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省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于5月27日上线运行,目前已归集81类经营主体信用风险信息5100万条,对全省446万户经营主体,按信用风险从低到高分成A(信用风险低)B(信用风险一般)C(信用风险较高)D(信用风险高)四类,分类结果每月动态更新,并与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 ![]() 构建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 今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印发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推动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并组织江西省质标院等单位起草省地方标准《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分级规范》,将经营主体信用风险信息归集工作纳入营商环境考核体系。对接联通公示系统(江西)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信用风险信息归集量和归集面大幅提升。 江西省经营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70%,因此江西省实现个体工商户的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十分必要。为此,江西省在市场监管总局指标体系框架下,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拓展至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和模型。 对“三品一特”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创新构建“通用+专业”分级分类监管体系。今年9月底,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与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共同研究,印发《江西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通用+广播电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新机制。 监管精准性明显提升 近年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监管针对性不强、发现问题比例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进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针对突出问题和风险开展双随机抽查,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根据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精准性。 通过将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切实提高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今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将企业双随机抽查比例从5%降至3%,个体工商户抽查比例从3%降至1%,现场检查数同比降低50%,但问题发现比例由过去的49%提高到72%,监管精准性明显提升。并对低风险企业合理降低依法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比例达50%,成功打造“无事不扰”营商品牌。 运用数字化手段 构建监测预警模块 为监管好海量的经营主体,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运用数字化手段,聚焦潜在风险,突出预警防控,延伸监管触角,大力加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在江西省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中构建了监测预警模块。 根据各专业领域监管需求、监管重点,把握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高风险行为特征进行实时监测,对经营主体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实现定位隐藏于数据资源背后的监管风险和违法违规线索。 自模块启用以来,累计产生“证照过期、检验检测、投诉举报”等30余种2000余条风险预警信息,科学研判出全省11个设区市及所有行业的整体信用风险状况,及早发现了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行业,有效防范化解了风险。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