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以来,新余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政法委机关纪检监察组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国之大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职责使命,聚焦落实“四个不摘”、发展产业项目、推进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纪律保障。
梳理工作清单,明确监督重点
新年伊始,纪检组就前往市乡村振兴局围绕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分别找分管领导、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进行会商沟通,督促该局根据中央、省乡村振兴局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尽早谋划工作,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市乡村振兴局起草了《新余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围绕守牢底线目标、巩固保障成果、帮扶群众增收、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实施重点行动、深化帮扶成效、落实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制定了60条举措,明确了工作安排及责任清单。纪检组结合实际梳理了落实“四个不摘”、发展产业项目、推进乡村建设、巩固帮扶成效等四个方面十项工作,制定了监督清单,与此同时,围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防贫保险、晓康驿站改革提升等工作制定了专项监督工作方案,为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监督质效
纪检组通过定期督导、查阅资料、明察暗访、走访调研、参加联合督导检查等方式,尽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不断提升监督质效。今年以来共开展督导调研18次,发现问题10个,提出意见建议10条,如针对仙女湖区九龙山乡脱贫户罗美莲入户走访了解的收入与村里提供的收入数据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纪检组现场反馈,督促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并提醒市乡村振兴局跟进督导,确保数据真实准确。1月,央广网刊发文章《江西新余:强化信息赋能提升纠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质效》中采用了我组提供的信息素材。围绕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造成的干旱情况,纪检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下乡走访了解情况,先后到分宜县双林镇宋家村大路葡萄产业基地、仙女湖区河下镇平川村瓜蒌产业基地查看相关产业项目受灾情况,要求时刻关注产业项目中脱贫户和监测户的收入状况,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措施,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督促市乡村振兴局关注脱贫户、监测户受旱灾影响情况,掌握因灾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各级乡村振兴干部、驻村干部投入抗旱工作,帮扶因灾产业受影响脱贫户303户855人。截至10月,全市新增产业及产业基础配套设施项目168个,涉及金额1.06亿元。
开展“小切口项目化”专项监督
纪检组通过定期调度、联合检查、随机暗访,督促市乡村振兴局对全市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纳入监测范围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对象”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处理监测预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监测对象681户1705人,其中今年以来新增69户226人,累计消除风险412户1010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督促市乡村振兴局对全市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入情况上户摸底,对收入不能达标的脱贫户和监测户,指导各县区采取精准帮扶措施促进增收。及时反馈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推动整改,确保工作稳步有序推进,3月份,纪检组在工作督导中发现全市防贫保险理赔数量较少,及时找市乡村振兴局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督促加强调查研究,拿出可行办法,筑牢防返贫堤坝。截至目前,全市防贫保险项目理赔84例,赔付金额119.81万元。持续推动市乡村振兴局在马洪办桂花村、钤阳办白田村、河下镇垱头村、洋江镇山田村等地的晓康驿站试点工作,通过完善正反面事项清单,健全积分管理机制,树立榜样模范,鼓励好人好事,约束负面行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目前,全市已下拨2022年度晓康驿站运营资金补贴308.9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