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本网专稿
    江西省小龙虾养殖规模近五年来实现翻番 综合产值达330亿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3-06-01 16:41:22  来源:大江网  编辑:朱兵兵  作者:谭红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谭红)报道:5月31日,从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西永修小龙虾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大会将于6月4日在永修县举行。

      大会的主要活动安排有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西永修龙虾节开幕式、《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江西省环鄱阳湖地区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2023小龙虾厨艺创新争霸赛、小龙虾烹饪技术培训会、小龙虾趣味赛、永修生态小龙虾品鉴会、小龙虾加工企业研讨会、江西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抖音乡村大视界走进永修龙虾节大型推介直播等11项活动。

      小龙虾养殖规模近五年来实现翻番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打造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契机,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努力将“小龙虾”打造成带动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产业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成效显著。

      以永修、彭泽、余干、吉水等16个县区为小龙虾产业集群核心县区,辐射带动全省小龙虾产业发展。建立了百亩以上种养大户1500余个、千亩示范基地200余个、万亩示范区12个,逐步形成了以环鄱阳湖区、吉泰盆地、赣南片区为主的三大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经济区,实现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变为“集群发展”。

      全省小龙虾养殖规模近五年来实现翻番,目前江西省小龙虾养殖面积270万亩,养殖产量28.5万吨,一产产值达97亿,综合产值达330亿。

      延长小龙虾错峰上市的时限

      2020年,江西在全国率先开展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示范推广,探索“一虾二稻”“二虾一稻”模式,建立了不挖沟的核心示范基地21万多亩。利用赣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赣北、江苏、湖北区域的优势,开发出“繁养分离,定量养虾”养殖模式和小龙虾“早繁苗”育苗技术,有效实现省内“养大虾、早出虾、产好虾”。形成由南向北梯次供苗的“南繁北养”模式,突破了苗种供应瓶颈,摆脱了省外进苗的依赖,实现全省苗种自给自足,奠定了小龙虾上市快人一步(半个月)的先手优势。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张金保介绍,将充分挖掘低洼田、内涝田、冷浆田、莲田等宜渔资源,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继续建设一批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提高小龙虾产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小龙虾的消费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来赣吃虾。

      加快改造传统加工主体,新建新型加工企业,补齐加工能力不足、加工产品单一的短板,提升产业附加值。积极引导发展精深加工,开发小龙虾调味料、口味虾、虾壳素等多种类型的加工产品。加大小龙虾活储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生产升级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调整小龙虾集中上市的频率,延长小龙虾错峰上市的时限。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据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单季水稻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亩产小龙虾100公斤以上,亩均增效可达1800元以上,综合效益是单一种植水稻收益的6-8倍。在种养、加工、冷储运输环节吸纳大量城乡居民、脱贫户、退捕渔民就业。较大程度促进了土地流转,每亩土地流转价格提升200-300元,极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的良好局面。

      以建设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项目为契机,推进小龙虾产前、产中、产后有效链接和延伸,基本形成了集繁苗、养殖、加工与流通、餐饮消费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打造了年繁育亿尾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8个,规模化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达220余处,小龙虾养殖生产经营主体600多家,各类小龙虾加工企业20余家,全省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加工产品主要为口味虾、虾尾、虾仁;建有电商企业80余家。小龙虾美食节庆文化日益风靡,近两年来各地先后举办了20余场节庆活动,“点燃”了文旅消费热潮。

      擦亮“鄱阳湖”这块金字招牌,实施“东进、南下、北上”战略,逐步推进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鄱阳湖”大品牌下的“合作共赢”局面。吸引省内外市场主体开设鄱阳湖品牌小龙虾专卖店达210多家,每年营销小龙虾及其产品达3万多吨,东南沿海地区已成为江西鄱阳湖优质小龙虾主要市场。鄱阳湖小龙虾在国内主流的农交会、农博会多次亮相,绿色生态的稻虾米在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中连年斩获多项金奖、银奖。

      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淡水养殖保险范畴

      据介绍,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江西农业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产业之一,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出台《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安排中央、省级资金超过2亿元,对小龙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活储、交易平台与休闲餐饮、公共区域品牌等建设进行全方位支持。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政府金融办、江西省银保监等部门制定了《江西省淡水养殖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淡水养殖保险范畴,提高养殖户参保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为助推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再向地球深部进军!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首次发行
    32把锁同步解开 长二F火箭如何“开门”送“乘客”安全“下车”?
    死刑!“吴谢宇弑母案”二审维持原判
  • - 自律准则过渡期大限将至 银行理财下调业绩比较基...
  • - 保险资管产品前五月成绩单出炉 多款偏股产品收益...
  • - 全球首单人民币“玉兰债”获投资者踊跃认购
  • - “江西风景独好”云端旅游系列推介会走进景德镇6...
  • - 朱虹:当代视角下的八大山人
  • - 朱虹:云上古村美如画
  • - 初心连环画第七十二期:莲花君子刘仁堪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