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环保 | |||
资源型城市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 |||
铜都德兴的“绿色蝶变”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3-06-16 17:06:18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编辑:孙以聪 | |||
![]() 修复后的德兴矿山。(德兴市委网信办供图) 本报讯 谭红、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报道:说到德兴,大家对她的印象可能只有铜矿。然而,德兴的发展已经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在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字化车间机器轰鸣,一件件德兴“智造”走下生产线;在中心城区,建设工地塔吊林立,一个个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巍巍大茅山、秀美凤凰湖游人如织……如今,铜都大地上,项目遍地开花,城市日新月异,生态环境美丽。 6月13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携手走进德兴市,现场见证和感受德兴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就。 修复采矿“伤痕”还原美丽生态 德兴铜矿的开发,闪耀着工业文明的光芒,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长久的地下采矿活动,遗留下大量矿洞、矿井、矿坑,分布广、种类多,治理难度极大,且这方面的治理工作国内尚无先例可参考。 针对历史遗留老窿硐和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德兴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讲任何条件,坚决完成治理。通过走访排查摸清358个历史遗留老窿硐和48个废弃矿山,并建立历史遗留老窿硐和废弃矿山一硐(矿)一档、一硐(矿)一策档案资料,实施销号治理。 在没有治理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德兴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江西省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等机构合作,通过全过程科学严谨治理,修复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德兴市358个老窿硐已全面完成治理并通过专家评估;48个废弃矿山已治理完成47个,治理面积达5215亩。 资源城市渐成旅游城市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刻在德兴人的血液里。“德兴不再只有铜矿这一个不可持续的标签。过去,德兴的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有违和谐,今天,我看到的是德兴人在努力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美丽的湿地公园景观就是一个见证。”6月13日上午,畅游在德兴市凤凰湖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纷纷赞叹德兴太美了。 “江西矿冶博物馆真值得参观,馆内文物丰富多彩,每件文物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在江西矿冶博物馆,一位网络名人有感而发。 江西矿冶博物馆位于美丽的凤凰湖景区,内设“江西矿冶文化厅”“德兴矿冶文化厅”“德兴碑刻厅”“张潜墓志厅”“采矿景观厅”等5个基本陈列。馆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碑刻、书画等10多个种类的文物173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套)、二级文物20件(套)、三级文物237件(套)。 据介绍,该馆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德兴从一座资源型城市,逐渐拥有了旅游城市的底色,这就是绿色。”一位记者在参观时深有感触地说道。 近年来,德兴聚焦打造城市品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华德文化名城。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成功举办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全国群众登山邀请赛、全省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德兴市迈开坚实的步伐,加快打造绿色崛起示范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现代化魅力山城。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