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环保
    超低排放改造为钢铁业添“绿”增“效”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3-07-11 17:47: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朱兵兵  作者:梁倩

      近年来,我国钢铁业减排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截至7月7日,我国已有89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其中,64家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覆盖产能3.26亿吨。此外,目前还有48家企业正在进行公示前专家审核和企业进一步完善及整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已超2000亿元。

      “钢铁业的任务是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是转型的方向,但绿色低碳不是行业的某一项重要工作,而是覆盖全领域、贯穿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日前举行的“2023(第十四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论坛”上表示。他指出,虽然我国钢铁业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我国钢铁行业还面临效益下滑、节能降碳瓶颈等诸多挑战,需探索多重路径破解目前的问题。

      “目前超过70%的钢铁产能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在“2023(第十四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展迅速,钢铁企业厂区环境焕然一新,脱硫脱硝除尘成为标配,环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逐步普及,各项环保指标持续改善,企业清洁运输比例大幅提升。

      据刘炳江介绍,截至目前,我国钢铁产能集中的10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此前下降61%,有力带动了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或其他公开数据,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排放强度基本低于新日铁、POSCO等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甚至不到部分企业的50%。”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说。

      此外,在刘炳江看来,除了超低排放改造外,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减排红利。他指出,2022年与2013年相比,在全国粗钢产量增加25%的同时,企业数量减少了29%,平均规模提升了52%。粗钢产量前10名的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上升到41.5%,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减排已有明显成效,但从目前来看,还面临污染物排放要求更高、节能降耗进入发展瓶颈期等众多挑战。

      “必须巩固钢铁去产能的成果,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于下一步钢铁行业的发展,刘炳江进一步强调钢铁行业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强化企业的规范化运营管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处处长熊哲表示,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巩固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果,严禁新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也表示,将继续落实《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将以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目录,推进技术节能;以加强能效对标达标为关键,持续开展能效“领跑者”企业和绿色工厂建设,推进管理节能;以用能清洁低碳转型为导向,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提升工业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结构节能。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三大改造工程 超万亿元投资
    六座新建铁路客站来了!效果图抢先看
    外媒:美《国家地理》杂志解雇最后一批专职撰稿人,明年起在美报刊亭停售
    热浪持续蔓延!美国超5500万人处于高温警报状态下
  • - 楼顶公共区域被砸承重墙装修,小区业主担心建筑安全
  • - 查处酒驾1450起!全省公安出动9.5万警力守护夏夜...
  • - 云存储逾期会永久删除 中消协提醒:要增强数据安...
  • - 2023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江西赛区选拔赛在景...
  • - 婺源篁岭打造中国“乡愁”体验地乡村旅游IP
  • - 携手合作 江西迎来香港知名旅行商踩线团
  • - 初心连环画第七十二期:莲花君子刘仁堪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