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产经时讯 | |||
与时代同行 用诗词曲精品铸牢文化自信根基 |
|||
——写在中国·湾里散曲创作暨罗珠文化研讨会召开之际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3-07-13 12:36: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左阳天 |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摄影报道:唐诗、宋词、元曲……为今人留下无数名篇,造就了非常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散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时代活力。近日,中国·湾里散曲创作暨罗珠文化研讨会在南昌湾里举行,来自陕西、山西、山东、宁夏、内蒙古、浙江、湖北等12个省(区)的散曲家及相关大学教授近50人前往南昌、高安等地参加采风活动,一路上,他们用手中的笔和纸,写下一篇篇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的诗词曲作品,热情讴歌新时代,描绘江西秀美河山。 江西是当代散曲创作的热土 散曲内涵丰富,至今仍然是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 江西,作为散曲鼻祖周德清的故乡,江西散曲在全国的地位如何?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江西散曲文化传承和普及工作做得很好,发展会员数量大,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我认为与领头人对散曲文化的重视和追求是分不开的。”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散曲学会会长李稳贤对此感触颇深。 他告诉记者,其次是能够及时发现人才、用好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江西散曲的一大特色。 研讨会上,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副主任张四喜说,江西是当代散曲创作的热土,多年来成就斐然,在徐人健会长的带领下,全省有十五个分社,近千名散曲作者,散曲出刊成果显著。 他认为,当前,全国散曲发展形势大好,方兴未艾,散曲工委的散曲机构已遍及全国二十个省、区、市,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散曲的地位也会随着精品的不断涌现而受到广泛关注。 与时同行 弘扬诗词曲文化 诗词曲,可以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稳贤会长在受访时也谈到,散曲属于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诗词追求含蓄蕴藉,散曲追求酣畅淋漓,散曲可以用俗语俚语,更适合现代人创作和吟诵。散曲用韵就是现在的普通话,用散曲歌颂新时代,鞭挞腐败更有力。因此,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散曲文化。”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章学方告诉记者,中华诗词曲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要大力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发展的重要责任。 他认为,建设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落实到诗词曲界,就是要牢固树立“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诗词曲创作的价值观;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作反映时代特色、弘扬时代精神、合乎时代要求、推动时代进步的诗词曲精品,不断铸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我们一定要深入生活、融入民众、投身时代、潜心创作,用我们手中的诗笔,反映新时代的火热生活、描绘新时代的宏伟画卷、展示新时代的精神风采、讴歌新时代的动人故事、赞美新时代的伟大变化、塑造新时代的优秀典范、弘扬新时代的浩然正气,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背景的、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优秀诗词曲作品。”对于当代诗词曲家如何创作的问题,章学方会长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用家国情怀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罗珠文化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点之一。那么,罗珠究竟是谁?罗珠文化是什么?罗珠文化的本质与内核是什么? 在研讨会上,众多散曲家及大学教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记者从中获悉,罗珠是西汉初年的治粟内史,任九江郡守主持筑南昌城,后辞官隐居梅岭,钻研医术为民治病,是豫章罗的始祖。 豫章罗珠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炳根在他的论文中提到,罗珠文化诞生于秦末汉初,是罗珠一生所体现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称的名人文化。其本质与灵魂是以爱国忠孝为核心的“变革求新”。 “罗珠的爱国爱民、清廉正直、不慕权势、淡泊名利的精神与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值得继承和弘扬,将对人们特别是江西人民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江西省文化史馆员俞兆鹏表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国情怀与文化生命力都是历久弥新的。几千年来,正是这种传承不息的精神,铸就了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激活了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弘扬了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这种精神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散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江西创作氛围活跃 成就斐然 回顾中国·湾里散曲创作暨罗珠文化研讨会,进一步引发人们思考:江西散曲要如何扩大影响力? 据江西散曲研究会会长徐人健介绍,目前江西散曲社已有15个分社,1000余名会员,积极培养骨干,拓展队伍,开展分片和集中授课,不断提升会员创作水平和兴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了全国16个省区专家同仁来赣交流、讲学,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游学活动,足迹遍及陕西,山西,山东,安徽,内蒙古,甘肃,湖南等地。 徐人健会长告诉记者,多年来江西散曲成就斐然,散曲创作氛围十分活跃,先后获中华诗词学会曲工委授予的“中华曲文化教育基地”四处,“中华散曲之家”一个,省级“散曲之乡”一个,省级“散曲创作基地”八个。 “我们通过召开全国性研讨活动、承办散曲期刊、举办散曲大赛、印刷出版书刊等方式,有力地宣传了江西散曲的文化魅力,展示了江西曲人的多样风采,对于扩大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徐人健会长表示。 中华诗词曲,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创造。江西散曲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还需积年累月、一以贯之的努力。就像研讨会上一位专家所说,作为创作者,我们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紧扣时代跳动脉搏,共同唱响时代之声。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