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信用修复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我省多地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3-09-25 16:22:13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孙以聪  作者:陶钦仪 陈远路

      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是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环节,是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在促进经营主体健康良性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企业因为未及时整改失信行为而遇到错失投标资格、信贷受挫等困难一直是我省各地非常关注的问题。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让企业可以正常进行各类经营活动,我省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落实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以信用修复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切实提升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让信用“软实力”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文/陶钦仪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远路

      赣州市全南县:信用修复“网上办” 高效服务“零见面”

      “真的太方便了,我原本以为要跑很多趟才能办好,没想到当场就办好了,真是帮我们企业解决了大难题。”近日,赣州市全南县某大药房负责人对全南县信用修复程序表示认可和赞扬,这是《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优化信用修复管理的通知》出台后,全南县第一户受益的经营者。

      2022年,该药房被全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立案处罚,处罚记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公示。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后,该药房在银行信贷、药品配货等方面处处受限,拓展市场也屡屡受挫。在处罚期已满一年后,该药房非常希望能尽快进行信用修复。

      最近,该药房负责人看到全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宣传,得知信用修复可以直接向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咨询。没想到经过工作人员的指导,只需网上一键申请,马上就能解决问题。

      近年来,全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加强宣传、优化渠道等多方面提升信用修复效能,引导经营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人性化、法治化、优质化营商环境。

      据悉,全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信用修复咨询、政务网站公告、发放信用修复宣传单等方式,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帮助经营主体了解信用修复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经营者的信用修复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全县市场监管领域执法人员开展专题信用修复工作培训,对于有修复需求的经营者,主动协助其填写信用修复材料,现场指导完成信用修复申请,并且实地宣传相关法规政策。

      此外,全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优化了信用修复渠道,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统一文书格式、统一受理流程,建立“网上办、不见面”全链条审批流程,同时积极承接信用修复权限下放,缩短办结时限,实现“属地审核、当场办结”。

      宜春市上高县:“一对一”线上指导 跑出信用修复“加速度”

      “非常感谢你们手把手指导我们企业进行信用修复,这种‘一对一’高效服务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企业可以活下去了。”8月10日,上高县某置地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把印有“优质服务修复信用、助力企业涅槃重生”的锦旗送到上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义清手中,向该局表示感谢和赞扬。

      原来,该公司因种种原因濒临破产,但经法院裁定终止破产程序,得以重新经营。但摆在企业面前的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用等级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上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负责人,确认企业满足信用修复申请条件后,一对一指导企业进行网上申报,当天就帮助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

      事实上,像这样在上高县享受信用修复“加速度”的企业有715户。为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帮助企业减轻因失信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失信经营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盯经营主体需求,以“减少企业影响、纾困解忧”为目标,不断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大力开展信用修复提升行动。

      上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宣传册、短信电话、电子屏幕等载体,提醒经营主体按时间节点进行网上年报,增强诚信经营意识。对逾期未年报企业,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前,通过网上和电话方式提醒经营主体及时履行相关义务,宣传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加强对经营主体诚信守法教育,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意识。

      此外,上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致力于提高企业信用修复效能。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做好咨询解答和业务指导,力争材料告知一口清、材料提交一次齐、修复受理一次办,支持企业通过邮寄、电子邮箱等“零见面”方式提交申请材料,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下审核搬到线上,实现不见面审批。

      鹰潭市余江区:打好“信用修复+信用承诺”组合拳

      2023年,鹰潭市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质高效运用“信用修复+信用承诺”手段,完成鹰潭市首例严重违法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为鹰潭市企业的信用修复问题作出积极探索。

      鹰潭市路鑫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鑫工贸”)因2017年度年报未及时公示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因长期未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被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致使公司运营处处受阻。该企业负责人非常焦虑,找到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对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恢复正常经营。

      经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实了解,路鑫工贸因工作人员离职,2017年度年报未及时公示,在2018年被列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19年该公司补报年报,但不知被列为异常名录,故未及时申请移出,以致2021年7月14日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对于路鑫工贸非主观、非恶意产生的失信行为的情况,且其存在着强烈意愿去纠正失信行为、降低失信带来的不良影响,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省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修复“一站式”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分析问题,核实公示信息,合理运用“信用修复+信用承诺”,依法依规地让企业顺利从“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移出,解除了信用限制,恢复了正常经营活动。

      在信用修复工作中,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引“信用”活水灌溉营商环境沃土,为失信主体提供出路,重建监管部门与经营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区经营主体自觉进行年报,但是仍然有部分经营主体疏忽大意致使企业失信。为此余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宣传,培育年报自觉。自2023年伊始,该局采用线上+线下双核模式,开展多渠道、广覆盖式年报宣传指导,实现全区经营主体的年报宣传100%覆盖。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山东新泰:金秋时节山楂红
    瞄准年轻人的“第一杯”
    法国迎来第40届欧洲遗产日
    黑洞也有“吃撑”的时候
  • - 江西师范大学深港校友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换届大...
  • - 龙兴街道半山禧园社区开展国庆文艺汇演活动
  • - 龙兴街道司法所组织开展“双提升”主题民法典宣...
  • - 喜迎中秋 欢度国庆 | 古窑邀您共赴文化盛宴!
  • - “客家风华 传承匠心——赣州工艺美术作品展”在...
  • - 第六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南昌启幕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助推环境整治 ,人大代表在行动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