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汽车 | |||
提升消费者购买信心 为车市发展增添“质量”成色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3-12-18 16:59:2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编辑:朱兵兵 |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吴博峰)目前我国汽车市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迈进。从新车市场表现来看,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将有望打破尘封多年的销量纪录,将汽车市场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这样的市场表现,对于连续多年保持较高速度发展的汽车市场而言并非易事。 随着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利好政策频出、使用环境改善、创新监管方式转变等,成为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的重要因素。 利好政策助推车市发展 今年,注定是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极其特殊的一年。 面临着转型发展压力、合资车企销量下滑、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出现波动等诸多现实情况,国内车市顶住了发展压力,在二季度实现企稳回暖,叠加“金九银十”超预期的市场表现,为今年车市发展注入信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汽车销量累计完成2396.7万辆,同比增长近10%,远超业内发展预期。其中,作为支撑新车市场表现的重要成员,乘用车市场表现同样亮眼。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内乘用车的全年零售量有望达到240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考虑到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预计明年国内车市仍会继续保持正增长。 事实上,让业内人士对于明年车市抱有期待除了客观市场需求外,强有力的政策频出是主要因素。 6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提出,开展“百城联动”活动,当地市场达到相应的条件或者消费市场需求旺盛都有机会入选活动清单,增加了汽车市场活力。 消费市场期待国内车市早日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吴博峰摄 仅时隔一个月后,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车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鼓励各地加快“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违规非标商用车淘汰报废、落实延续和优化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政策措施等,覆盖消费者买车、用车环节。 以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限购城市号牌管理政策为例,作为国内主要限购城市,广东省广州市明确2023年下半年额外增加2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并临时取消非本市户籍人员申请节能车增量指标需缴纳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规定。 受此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各地陆续出台补贴政策拉动汽车消费。江苏省苏州市日前宣布,“苏州市秋冬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冬季汽车消费节”正式启动,红包总额达1亿元,活动时间跨年至2024年3月31日结束。补贴金额方面,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含税价为准,20万元(含)至30万元以内的,购车并审核通过后给予一次性4000元消费红包补贴;30万元(含)以上的,购车并审核通过后给予一次性6000元消费红包补贴。 湖南省长沙市于日前启动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促消费活动,将投入2000万元进行汽车购买补贴,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需求。此外,山东省济南市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2023年政府新能源车消费补贴活动,依照具体补贴标准,每辆车最高可领到5000元。 中汽协建议,当前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是激发消费潜力,这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如果能调整车辆购置税率,对小排量(1.6L及以下)车永久实施更低税率,结合近期发布的汽车下乡政策,制定细化方案,促进农用车消费者转购轻型乘用车,以现金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纳入个税抵扣、降低使用成本等多种形式,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增长。 监管向前置化转变 “相比其他外在因素,我更在意的是车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期待购买到令人放心的汽车产品。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汽车企业必须以质量提升为发展的优先目标。 在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初期,部分车企凭借着品牌效应、市场营销创新等诸多方式便可轻松打动消费市场,为自身发展赢得主动权。而随着汽车消费市场日渐成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是推动消费市场升级的重要基础。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往往是车企先将产品投放市场,若相关车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再采取召回。事后监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以电动化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监管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以此完善汽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安全监管方式。 据了解,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是在后市场阶段针对车辆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的机制,主要目的是引导企业查找问题、改进设计、降低风险。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倡导最佳安全设计实践。 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随着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速度逐渐加快,汽车因技术导致的车辆安全问题引发召回的比例也在逐渐增高。因此,市场监管总局在监管过程中引入了新的机制。 截至2022年底,我国汽车召回已超2600次,涉及近1亿辆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近三成。随着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软件安全,尤其是关系驾乘人员安全的自动驾驶不时出现场景无法识别或误识别等安全隐患。 11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发布《关于确定首批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有11家整车、零部件、科技公司入围名单,9项新技术、新功能成为监管试点对象。 具体来看,主机厂方面主要深度测试内容集中在领航驾驶辅助(NOA)功能、自动领航辅助(NAP)功能以及无电池包CTC电池底盘车身一体化技术等;智能科技公司测试内容主要为整车级高效灵活的软件在线升级(OTA)技术方案;电池企业监管的内容为750V高压快充技术和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等。 以某主流电池厂商为例,此次对应多功能空间重构的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深度测试内容为针对车辆在各类道路环境下发生的车辆正面碰撞事故,侧面碰撞事故、底部碰撞、托底等各类碰撞场景;车辆在涉水使用时发生的深度涉水,车辆长时间泡水;车辆在极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车辆在极寒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车辆在高腐蚀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等各类极限场景下开展深度测试。 使用环境持续改善 除了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外,营造良好汽车消费环境也是提升消费者认可的关键。 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车企必须依靠更好的服务征服消费者。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自主品牌则是以更好服务换来市场的代表。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相比于购车成本,日常维修、保养的单笔费用决定着车辆在全生命使用周期的整体成本。同时,随着智能网联化的深入,一套功能丰富的车机系统也逐步成为用户购车的刚需,车机系统集成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功能,流量包长期使用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此,自主品牌纷纷推出免费保修、超长质保、终身免流量等多重保障政策,以解消费者用车后顾之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10家车企宣布推出终身质保政策,其中包括新造车品牌和传统车企。 以某自主品牌为例,其今年推出的新车型提供终身免费基础流量、终身免费保养、终身原厂质保等“三大终身权益”,除了让消费者看到品牌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更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品牌的诚意。 相比之下,大多合资品牌仍提供一定时间范围或一定里程的质保政策。这意味着,一旦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产品质量问题,最终只能由消费者来承担。 基于汽车品牌的角度来讲,质保政策的提出,代表品牌对自身产品质量拥有更多的信心。同时,这也促使车企提升产品质量,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终身无忧的优质服务。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