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经济视点 | |||
“碧水丹青”著华章——丰城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3-19 17:12: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左阳天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袁方坤、曾丽群报道:梦里水乡春潮涌,扬帆启航奋楫行。近年来,丰城市不断建立健全防洪安全保障、供水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三大体系”,铸安澜之水护百万之众,育幸福之河润千里之野,用“碧水丹青”书写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为一名基层水利人,要有水一般的柔性,充满为民情怀,多争项目、多跑基层、多做实事,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筑牢水安全屏障……”该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赖国荣朴素的话语饱含着对水利事业的深情。 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全国水利监督试点县,江西省河湖卫士监督执法优秀单位……走进丰城市水利局荣誉室,各种金字招牌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不知凝聚丰城水利人多少智慧、汗水与情结。 筑牢防洪安全堤坝 夏天在堤坝上纳凉,冬天在堤坝上打拳;清晨在堤坝上跑步,晚上在堤坝上跳舞……来到位于梅林镇的江西省“节水型灌区”观桥水库,站在平坦宽阔的堤坝上放眼望去,四周青山相对出,水面上白茫茫一片,水鸟嬉戏翻飞,泛起一道道涟漪,别有一番风味。该市水利局副局长贺天强如数家珍:观桥水库集雨面积15.9平方公里,2022年投入2000多万元对大坝除险加固,放水涵管拆除重建,对管理范围内环境全部提升改造,进行美化亮化……2022年以来,该市投资三亿余元对黄金水库、金桥水库、观桥水库三座中型水库和300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按照省委、省政府水库除险加固“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如期完成。 滔滔赣江北去,在丰城穿境而过,划成东西两瓣。这里既是“水患之乡”,又是“天泽之地”,江河纵横交错,拥有丰水、富水、秀水、槎水、芗水、白水、株水7条二级河流,建有2座大中型水库、8座中型水库、485座小型水库,富有近50万亩水域面积。如何筑牢防洪安全堤坝,变水患为水利?向上争取水利项目,既确保安全度汛,又确保122万亩水田得到有效灌溉,为生产生活保驾护航,成为丰城水利人肩负的沉甸甸的担子。2023年,该市落实了水利投入18.6亿元,涉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城乡供水保障、赣江流域综合治理等39个工程项目,有效推动全市水利体系建设。 该市坚持项目为王,发挥项目带动效应,成立跑项争资专班,出台“十四五”水利规划项目清单,规划总投资120亿元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围绕上级无偿资金去争取项目,全部用于水利项目建设上,仅2023年总投资49亿元,在上年基础上增长率稳居全省前列,包装专债额度24.06亿元,2023年已发行7.27亿元,县级市排全省第一。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50余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加强调度,做到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符合预期。 为有效加强防洪安全保障,该市还舍入投入,重点开展智慧水利建设。通过水利“一张图”,汇集展示雨水情、气象、山洪灾害、防洪工程、防汛值班等相关信息,为汛期防汛抢险、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推进统一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应用建设,对水库大坝、闸门、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实时运行状态、安全状况进行在线监测预警,全面提升工程安全管控及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市已完成495座水库水雨情遥测站建设,落实了监测预警设备维养经费。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走进省级水生态文明村湖塘乡六坊村委会富塘组,四面环水,水系相通。据村书记熊昕星介绍,该村实施雨污分离,投入20万元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有村河湖长、2名专职保洁员,成立“河小青”志愿服务队10多人,每天巡逻巡河、清理水面、清扫路面、收集家门口垃圾,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人均工资3600元,由市河长办拨付及乡镇自筹补贴的办法共同承担。 为健全组织体系,该市建立市、乡、村三级河湖长制,明确县级河湖长21人、乡级河湖长66人、村级河湖长554人,对所负责的河流湖泊的工程状况、卫生保洁、边界保护、水源水质等进行保护管理,围绕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综合治理,建立台账、及时销号、跟踪问效。聘请民间河湖长、民间河湖保洁员、民间村组保洁员,每年市财政拿出50多万元用于保洁员工资发放。成立“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每月集中开展2至3次“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根据具体内容设置宣传主题。 为进一步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该市采取部门联动的办式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环保部门携手,把水系打通,通过新建拖船闸从赣江引水进入清丰山溪和玉龙河,有效改善水质,增加生态流量,同时解决沿途30多万亩农田灌溉。 为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村,近3年成功创建了16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其中有3个村被江西省水利厅评为2022年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村,有效进行了水文化宣传,树立了水生态保护意识,带动各地水质及环境的优化。 一到夏季,段潭乡横塘、湖茫等村门前塘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让鸟儿繁衍生息。该乡在优化水生态环境上一任接着一任干,2023年该乡又投资2000万元实施涝区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白鹭常驻、天鹅过冬”美景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驻足取景,“我在段潭迷了‘鹭’”成为佳话。 筑牢供水安全防线 “来看,快来看!水多好,可直接喝。家家户户都装了,去年6月装的……”2023年12月28日,66岁的曲江镇草园村委会孟家组胡美兰,在厨房里边拧水龙头边笑呵呵地说。曲江镇既属于矿区,又是园区,存在季节性缺水,村民年年盼望喝上自来水。该村委会副书记徐文杰告诉笔者,曾在2021年周边5个村委会联合起来跟一家专业自来水公司洽谈,需每户出资7000元接通,因人多嘴杂谈不拢。2023年1月,该市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每户只出1500元入户材料费,其余全由政府兜底,让幸福水流进千家万户。 政府跟着民生走,民生跟着民心走。该市把农村饮水安全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提高农村自来水使用普及率,有效解决集中供水及分散供水存在的弊端。为此,该市上下求索,探究如何把赣江水与乡镇供水工程串联成大水网,通过管道引到各村各组,提升农村供水量,保证水质,使每家每户都喝上干净清凉的自来水。2022年投入3600余万元对农村供水管道改造升级,2023年投入1亿元先行对季节性缺水严重的尚庄、曲江、龙津洲、上塘等园区、矿区乡镇(街道)通水,从2024年开始陆续铺开,达到“村村安装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自来水”的目标要求,确保在2025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2%,水质达标率100%。 在确保饮水安全同时,该市坚持把农田灌溉作为供水安全重点来实施,确保粮食安全万无一失。为畅通粮食安全命脉,充分发挥水利部门职能,不断完善灌区内灌溉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撬开水源通到高标准农田的肠梗阻,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在率先确保水源灌溉到高标准农田基础上,还让全市122万亩农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确保粮食生产连年超20亿斤,连续10多年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