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写手月入三四千,写网络小说还是个挣钱好行当吗?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3-22 18:37: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左阳天  作者:上官云

      打开电脑,倒上一杯水,杨吉准备开始码字。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每天下午都要这样写上三四个小时,雷打不动。

      他管自己叫“写手”,“写了十几年网络小说,我几乎没有断更过。”

      像杨吉这样的创作者,可能还有不少。《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作家、作品、读者数量都呈稳健增长态势,其中作者规模达2405万人。

      如此庞大的规模,是否说明写网络小说是个挣钱的好行当?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些网络作家和资深网文编辑,来看看他们的真实状态。

      写网络小说的人们

      对网络写手们来说,每个人迈进网络小说写作这道门槛的原因,可能都不太一样。

      2007年,翟鹏延想尝试创作,那会正好网络小说风靡,便想着在文学世界构筑属于自己的“魔幻世界”,“最初收入不多,一个月也就是几百块,在当时已经很满足了”。

      时间稍晚一些,从2009年起,杨吉一头扎进了网文圈,先是以纪实文体的形式在天涯论坛连载《大圈》,“本来也没当真,更没有想过赚钱,纯粹就是图一乐。”

      刚开始在平台发表作品时,他没挣到什么钱,“那个时候,阅读者在贴子里和作者交流,是免费模式。后来是我的帖子爆了,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要签约出版。”

      与杨吉不同,秦风啸是在读高中时接触到了网络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写作,当时就试着在一些小说网站上,写写仙侠小说。”

      读大学后,他攒钱买了电脑,“2007年我写的悬疑惊悚类的长篇,没发多久就被一家新网站的编辑看中,以千字10块左右的价格买断,才算真正赚到钱。”

      “套路”总是得人心?

      兴趣爱好之外,收益也是写作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络作家董江波一直从事网络文学签约、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据他介绍,有的作者跟网文网站签订了作品版权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享受网站的“全勤奖”等等,以及不同待遇的稿费收入。

      也有的网络作家享受“保底”福利,比如千字50元,千字100元等等,多数是较早进圈的网络“大神”写手。再有一些,就是自己注册一个账号进行创作,有多少收入看运气。

      “网络小说看起来好像会写字就能写,但真要写好,尤其是能赚到钱并不容易。”秦风啸认为,好多作者都是为了吃网站的全勤福利而已,有的作品“同质化”比较严重。

      “别管套路烂不烂,有人看就有钱赚。”对网文写作而言,这句话或许并不灵验。

      董江波发现,现在不少自媒体平台上,有打着资深网文编辑或者网文万订大神名号开课的,称教授网文套路,保证签约,保证赚大钱,但有真本领的极其稀少。

      “套路只能算是三板斧,新颖才能得人心。比如这几年爱潜水的乌贼创作的《诡秘之主》,狐尾的笔的《道诡异仙》,都比较出圈,靠的是实力加角度新奇。”他说。

      “尽量别全职”

      早年间,第十届作家榜子榜单“网络作家榜”上,唐家三少位列第一。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在众多网络作家中,“大神”级写手实属“凤毛麟角”。

      在网络文学写作中,也不是每一位写手都能靠创作网络文学赚到很多钱。

      杨吉比较幸运,网文第一次签约出版,就拿到了三万多块的稿费,之后,又陆续写了几本比较热的网络小说,初步实现“经济自由”,2010年底开始专职写网文。

      他做过简单的自我评估,“在网文圈,我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买车之外,2016年到2018年买了一套顶楼叠墅。眼下写网文挣的钱足以覆盖日常生活所需。”

      作家夏龙河认识的一些网文写手,月收入则大都在三四千左右,“现在网文作者签约难,稿费降低,短视频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网文读者,网络写作没那么容易。”

      有一些人放弃了这条赛道。秦风啸和朋友聊天时,得知有个写了很久的作者,打算开始找工作,“这就意味着即使写作多年,可能到头来还是没能在网文行业真正存活下来。”

      自打写网络小说的那天起,秦风啸就是兼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天赋、毅力,尽量别专职写网文,尤其是那些需要养家的人。”

      “如果要问,写网络小说还是不是个挣钱的好行当,我只能说,对多数人而言,就是梦想和糊口。”董江波强调,“真正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寥寥无几。”

      好作品,不缺买家

      《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中的很多数据,都证明了网络文学如今依旧炙手可热。

      网络小说写作的圈子,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开。考虑到现实因素,夏龙河很少再写网文,而是改为专门写实体书,也期待着作品未来能卖出影视版权。

      杨吉打算今年择机放弃网文写作,“网络小说主打一个好玩、短平快。接下来我想追求作品的文学性,成为一名实体书的写作者。”

      秦风啸积极转换方向,寻找突破口,“我想试试短篇小说写作,目前收集了近两百个灵感素材,不过不一定写成网络小说。”

      “内容为王,优秀的网络小说可以给下游产业链供给优质内容,不缺买家。”董江波依旧看好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至于能否搭上顺风车,就得看作者本人的实力了。”(应受访者要求,秦风啸为笔名)(记者 上官云)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事关移民,美媒曝光了这一幕
    我国科学家,又发现两种新矿物!
    春花与中国传统色有多适配
    经过71年长途跋涉,这颗彗星回来了
  • - 快递新规实施半月有余 有收件人抱怨 “我家‘门...
  • - 写手月入三四千,写网络小说还是个挣钱好行当吗?
  • - 六部门联合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不添防腐剂 ...
  • - 不虚“瓷”行来,“汉酱”踏春至——景德镇之行...
  • - 6大板块19项主体活动|我省如何打造新春的盛宴人...
  • - 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2023年年度会议暨“研学江...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江西气象部门构建新时代新跑道 将气象融入经济社...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