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选择定居地 84.0%受访青年表示住房是首要考虑因素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3-28 21:10: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杜园春

      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成家要有自己的住房,能安身的地方才是家。居住友好是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安居的重要因素。青年在住房问题上有哪些期待?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12名35岁以下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4%的受访青年感到住房压力大,且受访一线城市青年、受访男性青年压力相对更大。84.0%的受访青年表示,住房是选择定居城市的主要考虑因素。

      如果没有老人帮忙,仅凭小两口很难换新房

      29岁的郑月岚和丈夫是北京人,婚后一直住在公婆名下的一套小两居内。前年两人有了孩子,房子明显不够住,就在顺义换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三居室,“首付主要是两边老人出的,我俩负责装修和每月8000元的月供”。因两人平时上班忙,现在每月还得花5000元请一个阿姨帮忙带孩子。“每月的硬性支出就花掉了我们收入的大半,还不算日常开支和孩子学习玩乐的支出,存不下钱。”她坦言,如果没有老人帮忙,仅凭小两口很难换新房。

      杨平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目前在武汉某人民检察院任职。他与室友合租住在武昌火车站附近的校友创新中心,每月房租几百元。他感到武汉房价相比大城市低很多,住房压力不是很大。“按武汉的房价,买房比租房划算。像武昌南湖这种房价偏贵的地段,每平方米大概一万多元,虽然父母在经济上不能提供太多支持,但以我的工资水平,再结合公积金政策,我还是有信心购置一处较为宜居的房产的。”

      35岁的周柠和丈夫在北京上班,他们在老家有一套住房,一直想在北京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但按以前北京的“认房认贷”政策,他们购房算二套,首付压力大。2023年北京出台“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他们可以按首套房的标准购房,不仅首付压力小、贷款利率低,中介费也更便宜,比当初预算少花了100万元。“虽然还是要还不少房贷,但比预期少花了不少,压力减轻了。”

      调查显示,78.4%的受访青年表示住房压力大,其中三成受访青年(30.7%)感到压力非常大。

      交互分析发现,25-30岁受访青年住房压力最大(81.4%),其次是18-25岁(79.9%)。在不同居住情况上,租房的受访青年压力最大(83.4%),其次是与长辈同住的(81.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受访青年压力最大(80.4%)。受访男性(83.6%)在住房压力的感受上,明显高于受访女性(74.3%)。

      “想到以后成家得面对住房问题,还是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念头”

      江苏常州某公司法务袁杨毕业两年了。他坦言,房价是影响他选择定居城市的关键因素,也因此,在上海上学的他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发展。“虽然上海离我家乡不远,而且很繁华,发展机会多,但想到以后成家得面对住房问题,还是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念头。”袁杨说,女友是四川人,在居住上尤其注重舒适度,也支持他的这一选择。

      杨平的情况和袁杨类似。杨平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他原本想留在北京,“但是房价实在太高,不管租房还是买房,压力都不小”。大学期间去武汉游学,让杨平改变了未来想要定居的城市,“武汉住房压力相对比较小,我也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后来我就决定报考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如愿留在了这座城市”。

      李莹莹在广州一家外企就职,和男友租了一间公寓。李莹莹看好广州的对外贸易,认为发展前景广阔,但谈及未来是否会在这里定居,李莹莹坦言,“不敢确定能否留下”。“要等过几年看看自己的经济实力如何,不能一直租房住。”李莹莹感觉,年薪起码再翻一倍,自己留在广州的底气才会更足。

      调查中,84.0%的受访青年明确表示住房是自己选择定居城市的主要考虑因素。

      交互分析显示,在不同居住情况上,已有自住房的受访青年比例最高,为87.7%,其次是与长辈同住的受访青年(85.6%)。在不同生活城市上,一线城市受访青年的比例(88.3%)最高。受访男性青年的比例(85.6%)高于受访女性青年(82.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表示,市场经济下,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除了供不应求导致的房价过高,房价还受地价、建筑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税费、物价水平等其他因素影响。

      赵秀池指出,房价是城市价值和公共资源优质程度的反映。“一二线城市房价偏高,意味着这些城市有相对更高的城市价值和更优质的公共资源。但要注意的是,房价过高会造成一些人买不起房,不利于实现‘住有所居’,不能更好地实现居民美好的住房梦,这对留住人才也是不利的。”

      超七成受访青年关注售房政策

      郑月岚介绍,换房除了靠老人帮衬,也借了公积金政策很大力。“我们是公积金贷和商业贷组合贷款,贷了150万元,贷款力度比较大。”

      李莹莹目前最为关注的住房政策,一个是公积金政策,另一个是共有产权房政策。“虽然共有产权房的住房人不能拥有全部产权,但价格优势大,还能正常贷款和落户,可以减轻购房者的压力。”但她也感慨,这类政策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像她这种收入不是很低,但家里没法给予太多购房支持的青年难免有些“尴尬”,“希望在年轻人购房上再多一些普惠性政策”。

      刘东在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就职,他之前一直关注保障性租赁房的申请。“我们家符合申请条件,但要等名额。虽然价格算下来不比自己租房便宜多少,但胜在管理可靠。”他希望这类房源能在价格上进一步作出调整,并适当增加名额。

      哪些住房政策受青年关注?调查显示,73.5%的受访青年关注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等售房政策,49.1%的受访青年关注公积金政策,46.5%的受访青年关注租房补贴政策,41.5%的受访青年关注公租房、廉租房等实物配租类政策,仅3.3%的受访青年表示都不关注。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已有自住房的占32.7%,与长辈同住的占37.2%,租房的占21.2%,住宿舍的占8.2%,居无定所的占0.7%。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9.4%,二线城市的占42.3%,三四线城市的占25.3%,其他的占3.0%。男性占44.2%,女性占55.8%。18-25岁的占25.0%,25-30岁的占50.0%,30-35岁的占25.0%。

      (潘泽强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郑月岚、杨平、刘东、李莹莹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事关移民,美媒曝光了这一幕
    我国科学家,又发现两种新矿物!
    春花与中国传统色有多适配
    经过71年长途跋涉,这颗彗星回来了
  • - 选择定居地 84.0%受访青年表示住房是首要考虑因素
  • - 南昌:违章建筑隐患多 及时拆除保平安
  • - 共青城市中学开展全员消防实操实训活动
  • - 不虚“瓷”行来,“汉酱”踏春至——景德镇之行...
  • - 6大板块19项主体活动|我省如何打造新春的盛宴人...
  • - 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2023年年度会议暨“研学江...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视频】江西小炒:必尝的三道宜春菜 大江新闻对...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