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环保
    抢赛道“上新”不断 氢能迎重大发展机遇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4-01 21:59: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王璐 裴桐

      从“喝氢吐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到全球最小加氢站,漫步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下称“氢能展”),一系列绿色、高效、前沿的氢能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竞相亮相,充分展示了这一产业的蓬勃生机。

      氢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氢能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未来在集中式氢储能等多方面有广阔前景。要把氢能战略价值的“热”变成商业价值的“热”,核心要解决性价比的问题。

      新应用不断涌现

      一次加满只需5分钟,续航能力在CLTC标准工况下可达550公里,行驶过程中唯一排放的是水……氢能展上,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试驾活动受到了众多参观者的青睐。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款车外观看起来与普通电车无异,驾驶体验感也没有太大区别。据现代汽车公司技术工程师介绍,其最大的技术亮点是燃料电池直接驱动,中间不经过转换,能源转换率达到了60%以上。对于大部分消费者关注的安全问题,他表示加氢和氢气的释放按照韩国标准至少经过了15项安全测试,使用方面不存在安全隐患。

      正是基于这种清洁高效的特点,氢能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全球范围正兴起氢能发展热潮,多方抢抓赛道、加快布局,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发布绿色氢能产业链品牌解决方案氢洲,将携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氢能项目标杆与国家西氢东送核心节点。同时,特设国能氢能创新服务链专区,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我国氢能领域首台(套)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核心装备力量首次亮相。

      亿纬氢能发布了全球首台100kWAEM电解槽产品,其中关键的非氟AEM隔膜材料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初始投资成本低且实现绿色制氢;正星氢电自主创新研发生产的集成式增压加氢装置,可为氢燃料电池动力源的工业叉车、景区接驳车、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氢燃料电池赛艇等中小型设备提供加注服务,也可作为配套加氢站应急保供使用,具有“全球最小加氢站”之称,也是最便宜的加氢站。

      迎机遇前景广阔

      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的背后,是氢能作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氢能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刘国跃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氢能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六次理事会议上介绍说,各级政府均在研究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的指导意见,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可再生能源制氢大基地建设、氢能高速、海洋氢能等创新应用工程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及装备自主化持续深入,氢能企业融资及上市步伐加快。中外双边多边氢能合作日趋频繁,氢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能将日益强劲。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规划和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超过400个,已建成加氢站约480座,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2万辆,氢能在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示范规模引领全球。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在近日举行的国际氢能技术创新合作论坛上表示,氢能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达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几年,随着科技创新不断为氢能产业赋能,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氢能的投融资热度会持续增长,产业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10%的可再生能源必须通过长周期储能来解决。到2060年,中国需要1.5万亿千瓦/时电由氢储存,这是非常广阔的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预计,未来燃煤发电会逐步变成燃氢发电,2030年绿氢规模将到达500万吨到1000万吨。

      降成本“链”上发力

      在看到氢能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氢能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成本、标准等风险挑战。

      刘国跃指出,从国内看,绿色氢氨醇发展热度持续高涨,但存在项目建设同质化、成套技术装备尚未成熟、下游市场消纳不足等风险,导致规划项目实际建设进度缓慢,部分建成项目运营质量不高,氢能及相关装备标准化检测体系基础薄弱。从国际看,全球在绿氢及其衍生物关键技术装备等领域的标准尚不统一,制约全球氢能发展。

      “制氢成本问题关乎产业长远发展,当前降成本的速度远不够快。”国际氢能委员会执行董事史蒂文·利布雷希特(Steven·Libbrecht)强调,要关注氢能产业的生态链和供应链,让整个供应链同步崛起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谢秀娟指出,氢能要想大规模应用,储运环节是实现低成本的重要卡点。当前我国多种储运技术路线探索并行推进,其中规模化氢液化储运已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关键装备的自主可控,希望近两年能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示范。

      “现在氢能很‘热’,但还只是战略价值层面的‘热’,我们需要把战略价值变成商业价值,核心就是氢能的性价比。”欧阳明高提出,中国在氢能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主要是燃料电池和电解槽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还要继续优化升级,尤其是燃料电池的耐久性。同时,以绿氢制备和燃料电池为龙头,带动氢能全产业链的商业化。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事关移民,美媒曝光了这一幕
    我国科学家,又发现两种新矿物!
    春花与中国传统色有多适配
    经过71年长途跋涉,这颗彗星回来了
  • - 加强治安治理 营造无毒环境
  • - 好奇同事工资,还得“偷偷打听”?
  • - “春日经济”激活消费市场潜力
  • - 不虚“瓷”行来,“汉酱”踏春至——景德镇之行...
  • - 6大板块19项主体活动|我省如何打造新春的盛宴人...
  • - 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2023年年度会议暨“研学江...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视频】追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魏和友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