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做“兼职”莫名成“法人”,名下多了个问题公司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4-08 17:44:43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李国

      做“兼职”莫名成“法人”,名下多了个问题公司

      “被法人”现象给劳动者带来债务、征信等危机,影响求职就业和生活

      阅读提示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兼职的幌子,骗取大学生身份信息进行公司登记,让这些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因此求职受阻,甚至背负欠款。

      日前,重庆市民周恒(化名)在贷款购车查征信时,突然发现名下有一家贸易公司,且该公司还有一笔银行欠款未还。“朋友得知后,笑称我得了一笔‘横财’,还摇身一变成了‘周总’。”面对朋友的打趣,周恒苦笑道,“哪里是‘横财’,分明是‘横祸’。”

      一番查询后,周恒发现,原来是自己大学期间的一次兼职经历,不小心泄露了身份信息,被人冒用。

      记者采访发现,周恒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公司登记手续和流程日趋便利,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公司登记,特别是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的弱点,以兼职等名义诱导他们泄露个人信息,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或高管。一些受害者因此求职受阻,甚至背负欠款。

      兼职看似轻松,实则有“坑”

      23岁的周恒是重庆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员。2023年12月,工作刚满半年的他,计划分期贷款买一辆车。签合同后,销售人员通知他,征信有问题,贷不了款。

      “我当时就懵了,立即去查征信。”周恒说,一查才知道自己名下有一家在四川省的贸易公司,注册时间为2021年。

      “我那时还在上大学,根本没有注册过公司。”周恒顿时慌了。经过一番思考,他才想起来,当时,他在兼职群里看到有人在招兼职,工作很简单,给小程序认证“充场”,几分钟就能搞定,一次能获得70元佣金。

      周恒说,“如何认证,该做哪些工作,对方没有明说,只是告诉我,会有人当面指导。”第二天,周恒在校外与一名自称张姐的女士见了面。在对方的指导下,他登录了支付宝,进行了人脸识别。

      “我登录后,就把手机交给了张姐,整个认证流程是她单独操作,我不清楚对方做了些什么,中间还把身份证给了对方。”周恒回忆,整个认证过程只花了七八分钟,最后拿到了100元佣金。后来,他还接了几单“激活程序”“注册公众号”的兼职,无一例外都需要身份证和人脸识别。

      发现名下有公司后,周恒便到暂住地派出所报案,被告知“这事得找工商部门”。随后,他专程去了趟成都,又被告知要先到公安部门立案或通过行政诉讼才能撤销登记。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找到了公司的登记地址。万幸,这家公司仍在经营,对方承认了冒用身份的事实,并答应更改法人,这才把问题解决。”今年1月,历时一个多月,周恒方从这一事件中脱身。

      “被法人”后影响入职

      像周恒这样因为兼职而“被法人”的,屡有发生。另一名有此遭遇的重庆大学生李海(化名)讲述,此前,他通过了重庆一家公司的面试,并与公司达成就职意向,但在背景调查阶段,因为他名下有多家企业,且有涉事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录用流程无法推进。

      “用人单位虽然同意我延后入职,但我还是希望事情能尽快解决。”李海得知自己名下有企业后,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今年3月中旬,其中一家企业注册所在地的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称,已开始调查,会依法作出相关行政决定。

      采访中,有大学生称,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公司法人,求职、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受到限制。

      周恒坦言,事情顺利解决后,他在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也加入了几个维权群,发现“被法人”的受害者,大多面临公司是“空壳”、联系不到人等困境,他们只能走注销公司这条路来止损。然而,要注销公司,税务、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先缴清税款,再按流程注销。

      “我跑了无数次的派出所、工商局、税务机关,都没能解决。”一位正在维权的受害者佘南(化名)告诉记者,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去起诉被注册的公司,“我自己是法人,难道我起诉我自己吗?”

      很多受害者表示,在维权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回应,归根结底就是要求他们证明“我不是我”。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早已发现有少数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于2019年6月发文,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撤销冒名登记工作。

      “难点在于如何证明自己被冒用了。”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建认为,这些人主观上不知情,但实际情况却等同于主动做了人脸识别、签字同意注册公司,只是当时不知用途。未经税务部门同意不得撤销,则是为了避免有人逃税。

      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

      “倒卖身份证、人脸认证视频等个人信息,已形成了买卖个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重庆市一家财务代理公司负责人陈斌透露,尽管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但这条灰产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陈斌举例道,身份证信息经过不法分子层层转手后,价格就会翻几番,有的身份证5元收购来,通常以100元~200元卖出去,若有与身份证相匹配的人脸识别视频,价格更是高达数千元。

      李建提醒,身份信息被他人用于注册公司,成为其他公司法人或股东面临的法律风险极大,可能面临债务责任,个人信用、投资经营也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公司有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公司法人或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他建议,税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应联合调查,允许撤销或允许受害者采取其他方式注销公司。

      “‘被法人’现象频现,反映出公司注册环节把关不严,也说明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莫远明表示。

      他建议,一方面,立法部门应加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信息泄露和滥用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涉及个人信息收集、处理环节平台的监管。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严格审查市场主体的登记材料,建立预警机制;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加强联动,建立公民身份信息共享机制。此外,要畅通维权通道,对身份信息被冒用的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记者李国)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湖北神农架金丝猴基地喜添6只猴宝宝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要来了
    芬兰发生校园枪击事件 多人受伤
    中国计划在农村开辟风电发展新增长极
  • - 做“兼职”莫名成“法人”,名下多了个问题公司
  • - 万亿级规模的生活服务市场如何更进一步?
  • - “代购”出没胖东来 顾客:体验变差
  • - 走进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季暨“春光灿烂嘉...
  • - 不虚“瓷”行来,“汉酱”踏春至——景德镇之行...
  • - 6大板块19项主体活动|我省如何打造新春的盛宴人...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视频】抗癌女孩刘怡去世 两天前刚过完25岁生日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