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禁止蕉绿”,谐音梗水果怎么火了?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4-18 18:13:5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朱正  作者:

      “禁止‘蕉绿’,可食用!成熟后欢迎自取。”4月15日,长沙市民刘小姐花30元网购了一把广西小米蕉。从寓意“有财发”的油菜花到别名“禁止焦虑”的整串带杆小米蕉,上班族的“电子布洛芬”可谓是五花八门。电子布洛芬是网络流行词,原本指情绪低落时可缓解心理疼痛的治愈、搞笑类剧综片段,现延伸为缓解心情焦虑、给人正面心理暗示的方法,满足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进入水果店或许还不知要吃什么,面对一张“禁止蕉绿”的可爱海报,消费者眼前一亮便可能就做出了选择。当人们看到谐音梗蔬果及其对应寓意时,情绪认同扑面而来。这不仅增加交流的乐趣,也激发了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从而推动了这类谐音梗词汇的传播。

      “禁止蕉绿”是之前流行的网络热梗,“蕉绿”即焦虑的谐音,是当下年轻人对于焦虑心情和情绪的无奈戏谑。剥开香蕉,也寓意为剥开焦虑,很多人都乐于通过“玩梗”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高度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谐音梗蔬果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当下年轻人在繁忙之余放松心情的诉求。其实,“禁止蕉绿”也好,“有财发”也罢,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现代都市生活中,通过购买和品尝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蔬果,这些个性幽默的谐音梗表达反而能为年轻人的焦虑提供一定的心理缓冲,成为忙碌中难得的“小确幸”。

      谐音梗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对原有词汇进行意义削减和再造。就拿“蕉绿”来说,看到这两个字再结合相应的图案与表情包,焦虑的负面氛围感就被轻松的萌化玩梗给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战胜焦虑、远离压力的积极暗示。水果蔬菜的谐音梗与营销巧妙结合,不仅给日常的蔬果走俏翻红的可能,也能为追求美好事物、渴望舒缓情绪的年轻人,搭建舌尖与心灵对话的沟通桥梁。然而,即便这些谐音梗水果的出圈离不开商家与媒体的包装,但传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却是网民自身。

      网友们在社交网络上重塑的谐音词汇的意义,谐音本就自带博眼球的效应,伴随互联网传播个性猎奇的心理,谐音词汇获得了更多的流量,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后参与互动。

      作为一种兼具趣味性、形象性的言辞形式,人们用谐音梗寄托内心情绪,甚至形成了一种消费仪式感。人们每年高考时期,都会有家长愿意相信“紫腚能行”“一蕉高粽”“旗开得胜”。这种意义的再造,不仅是汉语谐音文化的幽默与戏谑,人们在兼具个性与幽默的表达中,放松心情寻找慰藉。

      消费者对谐音产品的热捧和商家对此类营销的创意探索,往往能达成双向奔赴的效果,类似的营销案例很多,社交互动产生的情感反馈让谐音梗消费的参与群体不断壮大。比如,今年元宵节,社交媒体、朋友圈随处可见“柿柿如意”的汤圆,人们被营销的趣味性吸引,也愿意为其承载的寓意而买单。

      福柯曾说,话语的生产是根据一定程序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的,这些程序的功能就在于消除话语的力量和危险。这些谐音梗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话语,是人们借助社交网络开展的话语狂欢。在互联网场域内,类似于“禁止蕉绿”的爆款谐音梗可能随时会被更新、替代,但此时此刻在社交情境中给人们的情感反馈,却提供了无形的支持与鼓励。(文|常莹)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7年新入侵344个县市区,红火蚁为何难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现身云南
    这张23年前的纸条火了!后续来了
    给90后、00后当“月老”
  • - 南康区:城管110“三管”齐下 城市焕新颜添活力
  • - “作业熔断机制”改革背后(上):实探走红全国...
  • - “作业熔断机制”改革背后(下):效果引争议,...
  • - 江西文旅厅副厅长周建文:梦入江西美味堆,一路...
  • - 修水县委书记郑庆华:以美食为媒,共绘诗画江西...
  • - 寻味美好中国 品游万里山河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抚州市第一中学举行武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授...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