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教育民生
    数字阅读时代,实体书店如何突围?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4-23 18:05:07  来源:新华网  编辑:左阳天  作者:史竞男、孙丽萍、白佳丽

      数字化时代,在人们阅读习惯日渐改变、网络电商抢占图书零售市场的双重背景下,实体书店遭遇巨大挑战。

      一些书店坚守本色,也有书店悄然转型。关闭与重张之间、变与不变之间,实体书店的独立价值也被重新审视。

      面临多重困境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数读”比“纸读”更受青睐的背景下,选择“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不足半数。

      在某问答社区上,一则“为什么大家不愿意选择读纸质书”的帖子下,有网友回复:“坐地铁、挤公交,电子书可以随时读”,也有网友坦言:“下班回家只想刷短视频,根本想不起拿本书读读”。

      除了阅读习惯的改变,实体书店的市场销售也受到网络电商的巨大冲击。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短视频电商成为仅次于平台电商的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11.93%,仅占1成多。资深业内人士三石认为,低价直播模式对实体书店销售冲击巨大。有业内人士表示,线上图书价格比线下平均低20%左右。

      此外,不容回避的是,一些书店从书籍种类、服务质量到环境,都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天津市一位实体书店负责人说,实体书店租金等运营成本较高,往往靠“图书+X”的运营模式,引入咖啡、文创、轻餐饮等才能勉强收支平衡,“多元经营下,一些书店不重视图书质量,什么好卖摆什么。”

      有读者告诉记者,带着孩子去书店选书,发现书品“参差不齐”,甚至有不适宜儿童阅读的图书摆放在少儿图书区。

      转型之路怎样走?

      近年来,实体书店正历经前所未有的转变。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告诉记者,目前实体书店转型呈现“四大转变”——从单纯卖书向提供阅读服务的转变、从卖场到阅读空间的转变、从线下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转变、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的转变。

      全国实体书店联盟计划“书萌”发起人孙谦说,实体书店可以帮读者更方便地找到心仪的书,也能成为交友和思想交流的平台,具备打造线下优质社交的优势。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学生沈含章说,现在不少书店空间美、有个性,活动丰富、体验超值。

      近两年来,一些读者开始回归实体书店。“线下场景中,产品、服务与消费者的接触是直接的。”三石说,实体书店是连接人与人、人与书、人与作者、人与活动的阅读与社交空间,这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无法给予的。

      今年1月举办的2024中国书店大会以“创新,重塑书店价值”为主题,鼓励书店创新管理、创新服务、转变思路。孙谦说,书店经营形态正在从“以货为本”向“以场为本”进而向“以人为本”转变。

      在上海文艺氛围浓郁的长乐路上,朵云书院·戏剧店成为戏剧迷们的“天堂俱乐部”。他们不仅可定期获得戏剧大咖的推荐书单,还能参加剧本朗读会,在书店里的“小剧场”参加演出。戏剧店提出“创意共生”口号,孵化原创戏剧,与各类艺术院校携手变身“产学研”基地,探索根据热门题材生成并反向输出戏剧作品。

      “每一间书店,都要让读者找到热爱的理由。”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云说,实体书店经营不易,一直在努力创新。现在的书店更像书房、讲堂、展厅、剧场、会场、文苑、客厅……书店运营者集图书发行商、文化服务商、空间运营商“三位一体”。

      留住读者最终靠什么?

      数字化浪潮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悄然改变,读书的时间、空间也不断压缩。那么,人们究竟为何要去书店?实体书店是否仍有存在的意义?

      同时,当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网红店”,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和咖啡甜点代替书籍成为“主角”,人们也在思考:书店的独立价值与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刚刚过去的3月,北京海淀,被誉为“百万学子大书房”的中关村图书大厦重张开业。相隔不远,北大老牌书店“风入松”归来。被称为“爱书人的港湾”的万圣书园,也凭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图书资源,持续吸引大批读者。

      业内人士认为,提升“选品特色”是书店的灵魂。实体书店可以靠“颜值”吸引读者,但最终能留住读者的仍是“内涵”。天津市河西区图书馆副馆长徐瑞琳表示,图书选品要经过调查、筛选等,贴近读者需求,只有保持独有的“选品特色”,才能吸引更多读者。

      近年来,一系列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2023年发布的《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提出,支持实体书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导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公共阅读资源建设。

      业内专家提出,实体书店要想更好活下去,还需更多打造数字化阅读无法替代的线下沉浸阅读体验,让书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马瑞洁认为,“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也不能把所有生活都留存于虚拟空间,依然需要与‘附近’建立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书店可带给读者更丰富的‘在场’体验。”

      在三石看来,当下大部分实体书店零售模式仍是传统的先开店、后进货、再卖货的模式,即场、货、人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是先精准获客、其次留存、然后转化,即人、货、场模式。同时,实体书店零售和销售方式要从“物以类聚”向“人以群分”转化。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书店应进一步深入百姓生活场域,走入街道社区、乡村农家,在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的基础上,降低运营成本。“离开城市中心的商圈,走向更广阔的基层,或许可以赋予书店新的发展契机和生命力。”马瑞洁说。

      “书店是城市里的文化之光,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绿洲。对于爱书人来说,书店是不灭的理想。”孙谦说。书店连接着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只有坚持以知识服务为宗旨,以大文化为目标市场,才能成为读者心中永远温暖的那束光。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存活率成谜、维权难,央视曝光植发乱象
    以军空袭加沙多地致数十人死亡
    7年新入侵344个县市区,红火蚁为何难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现身云南
  • - 数字阅读时代,实体书店如何突围?
  • - 今年五一假期出行的“主基调”:划算和放松
  • - 官方玩梗,周迅“好多人”商标已被驳回
  • - 江西文旅厅副厅长周建文:梦入江西美味堆,一路...
  • - 修水县委书记郑庆华:以美食为媒,共绘诗画江西...
  • - 寻味美好中国 品游万里山河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抚州市2024年“春风行动”收官(图)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