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给工资取个生活费等“别名”,就可以逃避劳动关系了吗?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7-05 10:46:40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陶稳

      “公司招主播,底薪3500元+提成,每天6小时,每月薪资5000元,上不封顶……”2023年3月,李女士看到该条招聘信息后,入职湖南桂阳某文化公司分公司,并与公司签订《独家艺人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同年5月,李女士因身体不适向公司请假,未被允许。公司责令李女士上班,并扣除李女士2023年7月份工资等。后李女士另找工作,公司以违约为由起诉李女士,要求其支付违约金10万元。

      李女士算违约吗?其与公司到底是合作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掩盖事实劳动关系存在诸多套路,让劳动者误以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主播离职被索赔高额违约金

      根据《协议》,合作期内李女士若消极直播、不服从公司经纪管理,收到书面行为纠正通知7日内仍未纠正的,视为李女士违约,公司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李女士一次性支付违约金10万元。公司认为,2023年7月起,李女士未完成每月有效直播天数和时长约定,因此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李女士单方停止履行《协议》,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综合考虑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李女士应赔偿该公司违约损失1.3万余元。

      李女士不服,提起上诉,并提交证据证明自己去该公司是应聘上班,而非“合作”。而且自己在职期间有保底工资,也有上班打卡、工作群聊天记录、请假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

      上海兰迪(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易胜男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确认劳动关系存在必须主体适格,用人单位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为“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未到退休年龄”的自然人。

      除主体适格外,还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人身从属性,即用人单位是否对劳动者实施了管理;二是经济从属性,即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了生产资料,用人单位有没有定期、持续为劳动者发放工资报酬;三是组织从属性,即用人单位将劳动者纳入其生产组织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属于用人单位的整体工作的一部分。

      在本案中,李女士虽与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李女士全面服从公司对其工作的安排,李女士的收益源于公司根据每月直播收益情况发放的提成、奖励工资,李女士从事的网络直播活动属于该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因此二审判定,李女士与该公司为劳动关系,撤销一审判决。

      美容院学徒被认定员工获赔偿

      除了以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掩盖劳动关系,还有一些企业或组织以招聘的是学徒工、单位性质不属于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等理由,否认劳动关系存在。

      2022年2月,许女士经人介绍入职广州番禺区某美容院,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当年8月,许女士离职,并起诉要求美容院赔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根据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美容院则认为,许女士是经人介绍进入美容院当学徒,美容院每月给许女士的转款是学徒生活费而并非工资,因此双方并未建立劳动关系,不应支付赔偿金。

      一审和二审法院均判定,依据双方当事人陈述,美容院不仅向许女士提供食宿,还按月支付工资,许女士在领取工资的同时也需提供劳动,无须向美容店支付培训费或者学费等,双方形成了在经济和人身方面具有一定依附性的劳动关系。因此,美容院应向许女士支付2022年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1.8万余元。

      易胜男表示,兼职、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因其工作时间、地点和方式较为灵活,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保姆、护工等家庭服务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私人化,难以获取正式的书面证据,容易出现劳动关系认定争议。

      易胜男介绍,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的凭证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以及考勤记录等。

      判定劳动关系关键看用工事实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涉居委会劳动争议纠纷案。某居委会认为,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因此,与在该居委会从事清洁卫生管理等工作的人员不存在劳动关系。

      法院审理认为,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对于用人单位采用概括列举式表述,而非完全列举式表述,并未将居民委员会排除在外。

      根据《民法典》第101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易胜男对此解释道,即村委会、居委会具备签订劳动合同、履行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能力。村委会、居委会招聘的工作人员,如果有证据证明满足上述劳动关系认定的“三个条件”,同样可以认定存在劳动关系。法院最终判定居委会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用人单位不论是与劳动者签订合作协议,还是以学徒、帮工等形式招聘,目的大多是降低用人成本。”易胜男分析说,一些用人单位“理所当然”地将工资美其名曰“补贴”“生活费”等,让劳动者误以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为避免劳动关系认定难,易胜男建议,劳动者在入职时要求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保留一份副本,保存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记录、社保缴纳记录、邮件往来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在书面合同中明确工作职责、岗位、薪酬及福利待遇,熟悉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劳动法规,了解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表示,在我国,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组织机构都有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直接用工应遵循劳动合同法规定。王天玉建议,进一步减少劳动关系认定争议,要从讲解劳动关系是什么入手,扩大宣传,使用人单位明确不能以合作等名义排除劳动法律适用,判定劳动关系的标准是看用工事实是否达到劳动从属性。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探秘“雪龙2”号和“极地”号!感受中国极地考察硬实力
    6月暴雨频繁 长江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
    马来西亚一机场发生化学品泄漏事件 20人送医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 - 求职付费内推管用吗?9.9元也能买上当
  • - 海外游客扎堆“打卡”中国,入境游准备好了吗
  • - 北方高温南方暴雨 气候到底怎么了?
  • - 迎“汛”而上,江西文旅在行动!
  • - 江西Country Walk丨宝藏鹰潭,藏着惬意生活
  • - 江西Country Walk丨走进鹰潭来一次醉美乡村游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国网浮梁县供电公司:无人机首次悬挂警示灯 给黑...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