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北方高温南方暴雨 气候到底怎么了?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7-05 10:46:40  来源:新华社  编辑:左阳天  作者:

      前段时间,南方暴雨不断,北方持续高温,多地超40℃。

      北方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南方暴雨为何下得早、下得久、下得猛?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去年更热?今年下半年,全球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这会对我国气候造成什么影响?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访谈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新华访谈:最近北方的热和南方的雨频频登上热搜。广东的网友说,雨下个不停,广东进入万物皆可发霉的状态,往年6月广东早就炎热难耐,今年的凉爽很反常。而河北的网友说,初夏的空气就热得吸一口都烫肺,还有网友说,大自然好像搞了一部空调对着南方吹,把空调外机装在了北方。今年我们国家的气候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不太正常?

      巢清尘:的确是这样的,网民比喻得非常贴切。首先,全球变暖是一个大背景。其次,去年5月份开始,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今年5月,这次事件结束,现在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在不断地往下走。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对次年的气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今年“南涝北旱”的特征非常明显。黄淮地区的高温,是因为受到了西风带暖高压的影响,降水相对来说比较少,地面的辐射就非常强烈。高压比较强,并且持续维持在这个地区,就导致了黄淮地区气温偏暖。

      新华访谈:今年北方是不是热得特别早,特别猛?和气候变化有关系吗?

      巢清尘: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高温热浪明显增多增强。我们大概统计了最近几十年中国高温发生的情况后发现,每年高温天气最早出现的时间不断提前,并且发生频次增加、综合强度增强、影响范围扩大。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气候中心就开始对今年的气候做预测,我们总的结论是,今年的高温热浪仍然会非常突出。

      新华访谈:2023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今年会超过去年吗?

      巢清尘:近9年是1850年有全球气候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9年。对于中国来说,近8年也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8年。因此,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是很明显的。

      新华访谈:高温如果成为常态,我们应该怎么来应对?

      巢清尘:短期来说,我们要提前做好预判。比如说,高温对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是热射病,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医疗救治资源。对于个人来说,需要减少户外作业。长期就涉及到气候变化适应的问题。比如,要在整个规划、城市的设计,以及一些生产生活的布局上做好相应的谋划。

      新华访谈:河南的网友留言说,去年担心麦子受潮,今年担心玉米遭旱,极端天气为什么经常光顾这里?

      巢清尘:河南处在中部,它既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输送的海洋水汽的影响,又受到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的显著作用。这两股来自南、北的气流相互博弈,以决定谁将占据主导地位。例如2023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导致输送水汽偏北,同时配合西风带气流的干扰和冷空气的侵入,在我国中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降雨带,河南因此遭遇连阴雨。今年入夏以来,西风带占了上风,黄淮等地区主要受到西风带暖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云少雨,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升温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南方和北方的环流因子,它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就造成河南去年和今年气候特点不太一样。

      新华访谈:有网友留言说,民间有一种说法是龙年水大,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历史上龙年的天气是不是也是雨水多?

      巢清尘:并没有确凿证据支持“龙年水大”的民间传言。我们大概做了一些统计,从极端日降水量这个事件发生的频次,用这个指标来看,1961年以来,一共有14年极端日降水指标比较强,除了2012年这一年以外,其他年也都不是龙年。此外,气候变暖整体来说有利于水汽的增加,一般来说,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大汽中水的含量就会增加7%。所以水汽更增加以后,造成降水的影响概率可能也会加大。

      新华访谈:今年汛期的气候形势如何?哪些地方防汛抗旱的形势比较严峻?

      巢清尘:现在整个气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后,气候系统就不太稳定了,打破了原来惯有的一些规律。今年汛期,整个东部可能要高度重视大的强降水,区域性的一些洪涝过程会比较多,包括很多的流域可能也会面临洪涝影响。现在的防御重点主要是在南方,到了7月中旬,随着雨带的北漂,从华北到东北要更加关注会不会发生更多区域性的洪涝事件。同时,高温热浪仍然是会大面积地影响中国。现在判断今年汛期的台风个数跟常年比是略少的,但强度可能会偏强,同时还会有一些台风会北上。相对来说,北方地区防洪抗旱的基础能力要弱,我觉得还是要高度重视。

      新华访谈:大家会感觉现在极端天气这么多,比如,内陆城市出现了龙卷风,沙漠里都在发洪水,就像是地球生气了一样,地球变得不可控了,还能恢复到以前吗?可逆吗?

      巢清尘:从国际研究的角度来说,大家很关注气候临界点的问题。目前大概全球有18个气候的临界系统,一旦到达了某一个阈值,它可能就不可逆了。比如说,珊瑚礁白化。实际上珊瑚礁是对温度最敏感的一个系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跟工业革命比超过了1.5摄氏度到2摄氏度之间,珊瑚礁就会消亡,就到了不可逆的状态。比如,还有北极海冰、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亚马逊热带雨林,这些都属于对气候非常敏感的系统。《巴黎协定》提出来要将这个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力争1.5摄氏度这么一个目标,实际就与刚才说的这些敏感系统有很大关联。尽可能控制在它的范围下,就不会带来不可逆的、灾难性的后果。

      新华访谈:您在研究中是否找到了我国气候变化的新规律?

      巢清尘: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和评估,还是发现一些规律。比如说,在农业方面,中国的温度带是在不断地往西往北移动,过去在某些地区只能种一季稻,可能现在可以种双季稻。再比如说陕西的苹果,原来主要是在陕南种植,现在实际上它可以到陕北种植了,苹果适于种植的区范围扩大了。积温带西扩北移,对北方一些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是有利的。

      新华访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拉尼娜或将登场。这两个现象会对我们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巢清尘:我们预计大概在夏末初秋可能会进入一次拉尼娜的过程。对中国的影响一般都是发生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开始的次年,影响也会更大。拉尼娜一般会带来北方夏季的降水,特别是东北降水偏多的情况,但是拉尼娜对冬季的影响,要看高纬度的冷涡是怎么发展的。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影响,对冬季的气候的影响更显著。

      新华访谈:送走偏暖,迎来偏冷,会不会对全球变暖能够有一些降温的作用?

      巢清尘:离我们最近的拉尼娜事件,发生在2021年至2023年,虽然海温在变冷,但全球整体气温仍在持续上升,并且上升幅度甚至抵消了海洋降温的影响。

      新华访谈:人类能控制住这样剧烈变化的气候吗?

      巢清尘: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的增加,带来了气候变暖,这是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比如说太阳活动,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因素,它起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未来的一段时间,温度还会不断上升,之后它可能会持续持平。系统的变化是缓慢的,它是有惯性的,即使我们现在实现近零排放,它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比较有信心,因为大家对保护地球已经形成了共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变革性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信心提前实现目标,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探秘“雪龙2”号和“极地”号!感受中国极地考察硬实力
    6月暴雨频繁 长江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
    马来西亚一机场发生化学品泄漏事件 20人送医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 - 求职付费内推管用吗?9.9元也能买上当
  • - 海外游客扎堆“打卡”中国,入境游准备好了吗
  • - 北方高温南方暴雨 气候到底怎么了?
  • - 迎“汛”而上,江西文旅在行动!
  • - 江西Country Walk丨宝藏鹰潭,藏着惬意生活
  • - 江西Country Walk丨走进鹰潭来一次醉美乡村游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国网浮梁县供电公司:无人机首次悬挂警示灯 给黑...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