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完不成直播时长标准,主播被索赔100万元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7-15 16:56:22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陈丹丹

      原标题:“播了4小时,只有2小时算有效”,一些主播被困在“有效直播时长”里(引题)

      完不成直播时长标准,主播被索赔100万元(主题)

      专家建议,出台相关指引,明确网络主播行业工作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则(副题)

      阅读提示

      观看人数、互动人数、打赏金额等不达标就不算“有效直播时长”,这让很多网络主播无法完成合同约定的直播时长要求,并因此背上高额违约金。专家建议,应出台相关指引,明确网络主播行业工作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则。

      工作不到半年,直播收入才3000多元,却因直播时长不足,被要求赔偿100万元。

      这段曲折的经历,让王岳彻底放弃了继续做网络主播的想法。2022年8月,她与一家演艺公司签订独家演艺合作合同。5个多月后,因直播时长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最低时限要求,公司认为王岳严重违约,要求其支付违约金100万元。

      当前,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超8亿人,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网络主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职业选择。随着从业人数的不断增长,主播与演艺公司之间的争议也日渐增多。《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直播时长认定以及由此引发的高额违约金纠纷,在涉及网络主播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常常成为争议焦点。甚至在一些MCN机构(专门为网络视频创作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提供的合同中,有关直播时长和违约金的条款可能暗藏陷阱。

      播了4小时,只有2小时算有效

      “要达到合同要求的直播时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入行不久的网络主播小新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MCN机构,要求部分主播每月至少直播26天,“有效直播时长”需达130小时。

      “怎样才算‘有效直播’?这是在签合同时容易忽略和‘踩坑’的地方。”曾担任兼职网络主播的边思宇说,一些MCN机构在计算直播时长时,并非直接统计网络主播的直播绝对时长,而是把观看人数、互动人数、打赏金额等指标纳入统计,“只有满足一定标准,才算‘有效直播时长’。经常是直播了4小时,只有2小时算有效。”

      “不仅如此,直播前后的设备调试、拍短视频、培训学习等工作时间,一般不被纳入直播时长。”小新告诉记者,按机构要求看起来是平均每天直播5小时,实际上可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熬夜直播、连续工作多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长期下来,身体根本吃不消。”

      记者梳理近年来涉及直播时长的网络主播纠纷案件发现,“有效直播时长不足”成为一些MCN机构举证网络主播违约的主要理由之一。为了完成“有效直播时长”任务,很多主播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近年来,由于高强度工作、作息不规律和睡眠不足等原因,甚至出现主播在直播中晕倒等情况。

      在王岳签下的那份合同中,同样对直播时长进行了明确约定。作为公司的主播,王岳的直播时长标准为:每日直播时间6小时,每月有效直播不得低于150小时,开播天数不得低于26天,否则视为王岳严重违约。

      王岳以身体不适难以承受高强度工作,且合同中有大量不平等条款为由,向公司提出撤销合同请求,但遭到公司拒绝。

      未播够时长,被索赔100万元

      “不合理和模糊的直播时长规定,使得满足合同要求的难度大幅提高。”在北京某MCN机构长期工作的刘少文表示,一旦未能满足直播时长标准,网络主播就极有可能面临拿不到底薪、劳动强度过大等困境,甚至会因此被MCN机构要求赔付高额违约金。

      “工作两个多月,每月收入还不到3000元,却赔了20万元违约金!”让小新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因未能播够约定时长,无法获得保底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在主动提出解约后,被MCN机构要求高额赔偿。

      王岳与此前的演艺公司签约后,工作近半年时间里拿到手的所有收入为3725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写明,如果王岳违约,则需要支付公司违约金200万元。公司认定王岳违约后申请了仲裁,称遭受了实际损失,要求王岳赔偿100万元违约金。类似的案件不在少数。远超收入的违约金到底从何而来?是否合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在采访中表示,违约金数额的确定应综合考量MCN机构的成本,并进行科学准确的商业估值,“不能把不合理的重担,随意压在没有承受能力的劳动者身上。”

      “违约金是否合理取决于双方的法律关系性质,以及MCN机构的成本投入等因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范围指出,如果双方构成劳动关系,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MCN机构与其约定违约金的情形不符合法律规定。若违约金数额显著高于机构损失,人民法院等会酌情进行调整。

      最终,在王岳与演艺公司纠纷一案中,公司并未提供其遭受实际损失的相关证据,仲裁委裁定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无效,酌定王岳向公司支付违约金3万元。

      明确行业工作时间基本规则

      “设置直播时长规则有其合理性,而实践中的争议主要在于对该时长的计算及举证规则并不清晰。”范围表示,不合理的“有效直播时长”规则,是一些MCN机构侵害网络主播合法权益的主要方式。

      “通过‘观看人数’等不确定因素统计直播时长,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于网络主播非常不利。”关于直播时长设置,薛军建议,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直播时长的具体计算规则,最好以“实际开播时间”等客观因素作为标准。

      针对难以量化的实际损失、违约金数额等相关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中明确指出,网络主播主张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明显过高,请求予以减少的,在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网络主播实际收益、网络直播行业特点、平台前期投入等因素合理酌定。

      “明确双方法律关系,是破解不合理的直播时长机制与高额违约金问题的关键。”薛军表示,如果是劳动关系,则受到劳动法保护,工作时间、违约金等规则的设置应符合劳动法律规定。

      范围认为,可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颁布有针对性的指引,对MCN机构与网络主播之间的法律关系属性进行明确。此外,应强化行业自律并制定共同规则,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指引,明确网络主播行业工作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则。”范围补充,可以设置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由MCN机构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穿山攀崖 我国首创“悬崖动车”初体验
    俄多地继续开展征兵工作 日均征兵约1000人
    尼日利亚中部发生袭击事件至少10人死亡
    普京与莫迪发表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
  • - “夜校经济”日益兴起 “Z世代”悦己式“充电”渐热
  • - 别让大数据杀熟一再重演
  • - 怎么看土地储备专项债重启
  • - 顶流回归!7.19号南昌怪石岭景区4.0版夜游震撼上...
  • - “地心是什么?”10省市媒体代表和网络大咖前来揭秘
  • - 婚事新办演绎浪漫新高度,“茅庐喜逢山盟海誓”...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江西日报社2024年度公开招聘汽车驾驶员的公告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