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科技
    利用蜘蛛丝特性改进蚕丝蛋白结构
    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柔软“贴身”不怕水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09-03 17:08:54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卢力媛 王春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合作,利用蚕丝蛋白材料的超收缩特性与键合工艺,实现了器件的水触发可控几何重构,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度生物适配性的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先进材料》。

      克服原材料局限性

      蚕丝蛋白由天然蚕茧提炼加工得来,具有无生物毒性、不引起排异反应、体内可降解、强韧等特点,常被应用于研制各种生物医学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骨科接骨板钉等。不过,使用蚕丝蛋白等聚合物制备生物电子器件时,相关研究仍面临一定挑战。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柳克银告诉记者,蚕丝蛋白薄膜常用于制作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的衬底。这种薄膜遇水后会吸水膨胀,使得器件表面的导电结构被撕裂,致使电子器件无法在人体内长期工作。此外,用蚕丝蛋白制作的柔性电子器件往往通过被动形变的方式与人体的组织器官相贴合。这意味着这些器件的贴附效果有限,影响治疗效果。

      针对上述难题,科研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蚕丝蛋白材料的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

      “大多数柔性物质遇水会膨胀,但蜘蛛丝例外,遇水反而收缩,这种超收缩性是蜘蛛网遇水不破的奥秘。”柳克银告诉记者,受此启发,研究团队调整了蚕丝蛋白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超收缩特性,不会遇水膨胀断裂。

      为了让蚕丝蛋白膜具备更好的贴附效果,研究团队利用多层蚕丝蛋白膜键合工艺,设计开发出形变可控的水触发几何重构蛋白薄膜。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有各种形状,通过叠加可收缩、可扩张的蚕丝蛋白膜,可以使植入器件的形态产生变化。”柳克银指着改变为风车形状的蚕丝蛋白膜向记者解释。研究团队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等方法,最终实现了蚕丝蛋白植入式器件与目标组织或器官的适配功能。

      具有高度适配性

      近年来,以植入式器件为基础的神经接口技术常被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缓解和治疗。然而,传统的植入式器件面临器件植入创伤大、与人体适配性不高等问题。

      研究团队不断创新,将蚕丝“跨界”应用于神经接口,解决了神经电极在植入时容易造成较大创伤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蚕丝蛋白神经接口与神经组织的适配性,团队基于双层可卷曲蚕丝蛋白膜及微机电系统工艺,开发出一种用于外周神经的螺旋电极。

      “血管和神经组织是柔软可弯折的,传统的神经电极很难适配。”柳克银说,受到爬藤植物启发,研究团队制作的螺旋电极可以像藤蔓一样“爬”上血管,能够跟随血管弯折而不造成影响,从而实现高度适配。

      据了解,这种螺旋电极的电生理刺激功能和中长期在体生物相容性已得到初步验证。这也证明,多层几何可重构蛋白膜在生物电子器件制备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柳克银说:“在进一步集成可控给药、电刺激等功能后,这类植入式电子生物器件有望应用于外周神经修复、脑皮层电生理信号记录以及肠道疾病治疗等方面。”

      卢力媛 记者 王春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英国暂停向以色列发放部分武器出口许可证
    浙江绍兴一理发师剪出“悟空发型”:西游文化融入发雕技艺
    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天然气储运基地建成
    历史性“同框”!中国空军运20歼10飞越埃及金字塔
  • - 家电维修行业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 - 哪吒遇冷、创维成谜,理想领衔8月造车新势力
  • - 有效遏制“挂靠”卖保险乱象
  • - 江西文旅“大巴”驶进港澳千街百巷
  • - 我省入选数量全国第二!全国二十四节气(秋季)...
  • - 登高览衡山独秀 “名家大咖衡阳行”走进南岳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时隔四年!江西文旅再赴港澳宣传推广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