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医药 | |||
中国镇痛周丨这类人群最易“中招”!专家建议接种疫苗远离疼痛威胁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10-21 20:50:25 来源:大江网 编辑:郑周赟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每年十月第三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我国疼痛学会将世界镇痛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据了解,我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被公认为世界级疼痛性疾病,带状疱疹发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显著上升,这一群体在感染后不仅面临急性疼痛的困扰,随之而来的后遗神经痛更是危害其身心健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防治结合 主动预防带状疱疹降低疾病风险 研究发现,年龄越大越容易患带状疱疹,病情也更严重,加之慢病叠加等,中老年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显著增加。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梁应平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既往感染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激活引起的疾病,疼痛、皮疹是其常见症状。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常表现为灼烧样、电击样、针刺样疼痛,局部皮肤常伴痛觉超敏、瘙痒,夜间尤甚。急性期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不正规容易导致后遗症的发生,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数据显示,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甚至达到10年或更长。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风险,严重的甚至有自杀倾向。 虽然目前如抗病毒药物、镇痛剂和糖皮质激素等等用于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治疗,但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仍然有限。因此,中老年人群在面对带状疱疹这一健康威胁时,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梁应平主任指出,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均衡膳食、适度锻炼、充足睡眠等,都是降低患病风险的有效方式。除此以外,接种疫苗也是中老年人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措施。 当前,国家卫健委明确建议老年人应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慢病人群风险叠加 中老年群体主动接种疫苗减少疼痛之忧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年龄因素和慢病因素将共同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东湖区公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帅娉婷医师表示,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会影响慢性病的管理,部分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患带状疱疹后感受的痛感更强。慢性病人群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积极预防带状疱疹。 接种疫苗是提高中老年人疾病预防能力、提升免疫力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很多中老年群体主动预防意识不足,有部分中老年群体不知道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可通过疫苗预防,缺乏对疾病本身及对应预防手段的了解,且对疫苗的接种必要性和安全性都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帅娉婷医师指出:“在问诊中经常接触到有中老年人认为患有慢性病就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实际上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许多慢性病防治相关指南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均进行了疫苗接种推荐。通过咨询专业医生科学把握接种时机,是可以进行疫苗接种的。“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疫苗接种也有许多注意事项。帅娉婷医师表示,中老年群体在接种疫苗前应牢记三大“关键词”: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不同疫苗的适用年龄不一样;保护效力指接种疫苗人群与未接种人群相比,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不同疫苗的保护效力也是不一样的;禁忌证就是指谁不能接种该疫苗,比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建议中老年群体选择疫苗时,向专业医生咨询更多详细信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疫苗。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