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科技
    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 是泡沫还是新风口?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12-03 16:43:43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郑周赟  作者:张晓玉

      近期,特斯拉发布Optimus(一款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而随着科技巨头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者的热情愈发高涨。12月2日,机器人产业链在沪深两市掀起热潮,三丰智能、巨轮智能等20余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停。

      这场资本热潮背后,是泡沫的滋生,还是孕育着一个全新的产业风口?

      企业加码布局

      事实上,除特斯拉外,华为、英伟达、OpenAI、科大讯飞、百度等公司也纷纷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而在AI技术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12月2日,申昊科技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关注到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并尝试利用公司多年深耕机器人领域积累的图像识别、自主导航、环境感知、AI算法、机器人控制、语音交互等技术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开发。

      利亚德表示,公司空间定位技术已在无人机的编队控制、动态建模和编队控制等方向参与相关研究。人形机器人方向也在与相关公司进行技术沟通与合作。

      埃夫特-U表示,人形机器人样机目前仍在研发中,预计2025年上半年会发布相关样机。

      此外,豪森智能作为特斯拉资深供应商,已交付多条动力锂电池模组/PACK智能生产线,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配领域进行技术储备,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头部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具备产业迁移能力。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厂商在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运动控制算法、软件工程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并积极探索下游产业化应用场景。这些公司的加入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力,有望使其充分受益于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而推动产业化进程提速。”

      政策也在持续引导行业发展。2023年11月份,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方向。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安徽等地也纷纷发布地方性支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例如,近日南京市印发《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南京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各地还积极设立机器人相关产业基金,如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围绕国家及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战略性布局开展直接股权投资,重点投向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产业链创新应用等领域。

      胡麒牧表示:“这些政策在资金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支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力正在逐步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面临多重考验

      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使得资本的热情愈发高涨,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上市不到一年时间就已完成三次配售发行,合计再融资11.54亿港元,超过了其IPO时的募资总额。

      银河通用成立一年半时间已累计融资12亿元,其中,公司于6月份完成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11月18日又完成5亿元战略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讯飞、商汤等。

      此外,戴盟机器人、埃斯顿酷卓、自变量机器人、星海图、月泉仿生、千寻智能、灵初智能等诸多公司亦传融资捷报。

      资本的涌入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拓展。不过,业界也有声音提到,市场的追捧是否会导致泡沫的形成?短期内的资本追逐是否忽略了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成熟度?

      复星母基金总经理江玉华表示:“短短9个月时间就有40亿元资金投入,(对企业来说)钱是没问题的。通过持续‘烧钱’可以实现产业加速,这种红利后续会形成马太效应,但刚开始大家都有机会。”

      有专家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尽管资本热潮促使许多初创企业得到了资金支持,但大部分公司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距离量产和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部分企业虽然宣布开始布局,但尚未提供明确的产品样式和量产计划。如何在技术未成熟时保持投资者的热情,是行业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胡麒牧对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场景应该是第三产业。从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控制尚不能满足商业化要求,规模经济效应也尚未显现。

      对于未来的商业化应用,胡麒牧提到,人形机器人的采购和运维成本需要大幅下降才有可能产业化应用,对人工形成大规模替代。目前人形机器人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成本控制上都依然有很大进步空间。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资本的理性流动将是决定这一产业能否真正成为“新风口”的关键因素。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虽然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在资本的推动下,行业同样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行业仍处于一个较为初期的阶段,尽管巨头们已经开始布局,但要实现大规模商用仍需解决诸多问题。

      例如,特斯拉Optimus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测试虽然表现出色,但该团队表示,年底之前仍然需要考虑触觉感知和重量分布的问题。此外,虽然Optimus在运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量产,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适应能力、与人类的交互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大规模应用的难点,主要是多关节运行的稳定性、精准性和柔性,由于多关节要形成一个整体,往往人形机器人需要通过机器学习来同时优化感知层和执行层,而这些领域都具有比较高的技术算法壁垒。”盘和林说。(记者 张晓玉)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宇宙级浪漫!贡嘎雪山、猎户座、“火箭云”同框
    哈马斯称愿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加沙民众期盼和平早日到来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美国拖缴年费
    俄外交部宣布对30名英国公民进行制裁
  • - 赣西外国语学校:凝聚党建势能 引领高质量发展
  • - 丰城市袁渡镇:无偿献血暖人心
  • - “颐年暖冬 点亮心愿”主题活动在南昌瑞颐大酒...
  • - “如画江西·风景独好”文化和旅游全球发布会在北...
  • - 全省入境旅游工作座谈会在南昌召开
  • - 红色文旅焕新启航 让人文经济更闪亮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感恩节过后也别忘给予父母关怀,备好和胃整肠丸...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