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收费乱、难维权、内容质量不高 “假夜校”乱象套路多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12-14 11:21:36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乔然

      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夜校火热“出圈”。火爆背后,夜校课程质量不佳、低价引流后乱收费等问题也时有发生。从业者提醒,务工者选择夜校时要谨慎辨别,理性选择,避免跟风上当。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来,全国多地的夜校火热“出圈”,凭借超低的价格、丰富的课程,成为不少年轻务工者利用“夜”余时间为自己“充电”的不二选择。然而,《工人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夜校火爆的同时,也衍生出课程收费乱、内容质量不高、学员难维权等乱象。相关夜校工作人员建议,选择夜校一定要谨慎辨别,理性选择,避免上当。

      年轻务工者上夜校解压“充电”

      晚上8点,下班后的刘梦在街舞教室对着镜子跟随音乐摆动身体,与她一起跳舞的还有20多名年轻人。

      25岁的刘梦来自重庆巫溪县,今年7月,她在北京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报名了街舞夜校班,上课时间为每周二和周六晚上8点到9点,11节课的费用为999元。如果第一次课不满意或者报名人数不够20人,可申请退费。

      “上了一天班,人都坐麻了,跟着老师跳舞非常解压。”刘梦告诉记者,夜校课程不仅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不少,可选择的项目也丰富多样。“在老家的时候条件有限,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么多丰富有趣的课外兴趣班。”刘梦还和同事们一起报了花艺班,12节课只需500元,她觉得性价比很高。

      不少专业的老师也非常喜欢在夜校教课,一位街舞老师向记者表示:“大家因为相同的兴趣而来,每个学员都很有激情,我从他们身上也学习到很多。”

      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夜校”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980%;在社交平台上,“夜校”相关帖子的数量超过70万篇。不少地方的夜校开启后,更是出现“开课即满”“一座难求”的场面。

      老家在河南焦作农村的李伟如今在上海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社交媒体中看到有人分享夜校课程:营养师、橄榄球、阿卡贝拉……“有的项目听都没听过。”各种课程让他感觉十分新奇,于是报名了自己感兴趣的试听课。李伟说,夜校不仅让自己在工作之余有了“充电”的机会,还打开了社交大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身边的人都说我越来越开朗了。”

      “解压、社交、省钱等都是夜校火爆的原因。”在上海一夜校教授橄榄球的李阳表示。

      “假夜校”乱象套路多

      随着夜校热度的提升,行业内一些乱象开始出现。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机构、个人打着夜校的名义,通过低价吸引客流,推出课程的质量难以让人满意,学员直呼上当。

      今年夏天,马杰通过小程序在北京望京报名了吉他夜校课,10节课收费500元。“报名前承诺是5~6人的小班课,开课时,上课群里的学员人数超过了20人。”更让马杰气愤的是,报名需要先交纳300元的“订金”,且在退课时无法退还。“都是个人收款码,没有服务合同,也没有发票,感觉不太正规。”

      在上海工作的李颖也是通过小程序报名了Vlog制作夜校课。起初她对课程满怀期待,结果上了两节课后感觉不对劲。“前两节课就讲了如何安装APP,以及各种拍摄装备的配置、价格等基础的东西,全程没有干货。”李颖表示,上课的老师也并不认真,东扯西扯,根本学不到东西。

      “我上的不是夜校,就是培训机构。”在武汉工作的李萌直言自己被骗了。普通话一直是李萌的弱项,因此她想通过报兴趣班的方式提升。留意到自家楼下有相关的夜校课程,“300元6节课,晚上8点上课,可以试听后再报名交费”,李萌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

      老师的上课质量确实不错,课上课下的互动也很流畅,本来很满意的李萌没想到,刚上了两次课,工作人员就催李萌续费,想要听剩下的课程需再交5000元。

      “这与试听宣传时的300元6节课收费不符呀?”面对李萌的疑惑,工作人员解释称,每次课程是3个课时,两次课就是6个课时。感到无奈的李萌碍于面子就把钱交了,但却觉得这与自己选择夜校的初衷相去甚远,“5000元的价格太贵了,感觉不值”。

      加强管理,共同助推“夜校热”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发布《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提出,通过多元化途径推动夜校发展,包括政府提高文化领域经费补贴,以及与教育机构、社会机构进行公益合作,助推“夜校热”。政策支持下,各地也积极响应:北京通过资金补贴,与高校、企业合作,提高夜校教学质量;上海推出了“市民艺术夜校”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覆盖不同人群……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夜校持续火热,有助于推动社会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青年就业竞争力,激发城市活力与创新力,同时也体现了年轻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期望。

      “对于夹杂其中的乱象,相关部门也应该通过加强监管、引导市场竞争、严格资质审核、定期培训与考核、优化课程设计、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信息公开和建立学员反馈机制等措施,有效解决夜校背后的课程收费、教学内容、师资标准等相关问题,更好满足年轻务工者的需求,保障学员的权益。”王鹏建议。

      北京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的培训机构,以夜校的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甚至欺诈,因此在选择夜校时,要谨慎辨别以防受骗上当。

      “报名之前要先了解夜校的背景信息,包括成立时间、资质认证、历史评价等,其次要详细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计划和师资情况,确保符合自己的兴趣。此外,勿轻信网络宣传,要多去线下试听考察,并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考虑,切忌因为一时冲动或碍于面子报名交费。”该工作人员表示。(记者 乔然)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欧洲央行宣布下调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
    匈牙利总理:泽连斯基明确拒绝12月25日停火
    波兰总理说俄乌和谈可能将于今冬开始
    乌克兰计划召开联络小组会议 讨论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
  • - 汇仁药业与南昌大学强强联合 助力药食同源食品研...
  • - 校园生活成短视频卖点 是谁在孩子身上“榨”流量?
  • - 收费乱、难维权、内容质量不高 “假夜校”乱象套...
  • - 群英荟萃名段集锦,这场赣鄱梨园盛会你怎能错过
  • - 江西1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
  • - 全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高质量建设培训...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泰和县人大:探索创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