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教育民生
    课桌椅不匹配、形式主义作业多、课间难活动……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4-12-27 17:22:53  来源:新华社  编辑:左阳天  作者:

      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不匹配怎么办?一些学校布置的形式主义作业太多怎么办?课间孩子们能走出教室吗?……

      2024年,“新华视点”记者持续关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问题,播发了一系列调查报道。多地纷纷跟进“出招”,积极采取整治举措。

      岁末年终之际,记者就上述问题深入北京、重庆、贵州、山西、吉林等多地中小学校园,感受新气象,记录新变化。

      破解课桌椅不适配难题

      2024年6月,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孩子们个头高了,课桌椅能否跟着“长”?》一稿,关注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不匹配现象,引发热议。

      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印发了《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为小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校园环境。

      记者日前在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学校看到,教室里课桌高度错落有致,桌斗右侧面装有升降调节孔,学生可使用调节器自主调节桌子高度。配套的椅子同样可调节高度。

      “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的适配度,关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太平桥学校党总支书记宋振中说,“学校针对不同身高学生配备了不同型号桌椅,引导、鼓励学生及时按需调节桌椅高度,避免大个子‘窝’小桌子的现象。”

      山西太原小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可调节课桌椅的配备正在逐步推进。当地将课桌椅配置改善工作作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监督和督促学校进行改善,并制订了考核细则,对不合标准的学校予以通报。

      湖南、浙江、贵州等地的一些学校还配备了折叠式可躺睡课桌椅。每到午间,只需要轻轻一拉,课桌椅就变成躺睡椅,方便孩子们午休。

      贵州省龙里县第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使用折叠式课桌椅午休。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摄

      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地优化课桌椅配置尚存现实掣肘。

      “一些地方将此项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后见效较快,但资金不充裕的地区往往推进较慢。”受访教育人士表示,推动可调节课桌椅、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仍需加大资金投入。

      山西省某基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表示,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课桌椅负有监督职责,但基层部门人员不足,承担任务较多,对学校卫生的监管力度尚待加强。

      受访人士建议,加大对中小学课桌椅投入的保障力度,可考虑财政统一出资采购,以集中招标来降低成本。同时,需进一步加快课桌椅国标的修订,充实基层卫生监督队伍力量,形成对课桌椅使用维护的有效监管。

      减少各类形式主义作业

      2024年8月,“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代做手抄报”竟成热门生意!——谨防中小学作业中的形式主义》一稿,引发广泛共鸣。多地相继出台文件为学生和家长“松绑”。

      9月,四川成都发布规范作业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不打卡、不上传视频、不给家长布置作业”。12月,湖南长沙发布关于寒假活动安排的通知,严禁学校布置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要求简化作业布置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设计优质作业的能力。为此,山西省晋城市实施作业优化工程,推出了涵盖中小学9个年级、14个学科,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优秀作业案例,供老师们交流学习。

      部分学校在课中展示“做加法”,课后作业“做减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比如,语文课前,人人参与‘开口即美’展示;英语课上,开展‘自然拼读’等实践活动。”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秦波说,学校倡导“每个儿童都是作业的主人”,通过人人晒作业、担任小评委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作业自主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打卡式”作业少了,但一些地方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部分实践项目在落地中走形变样,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甚至沦为一些商家的“生意经”。

      记者在淘宝上检索“学生志愿服务”等关键词,页面上出现“志愿活动一键搞定”“志愿时长录入”等商品。在与一名商家沟通时,对方表示“造假”20小时的志愿时长需120元,并晒出很多如此“操作”下的志愿服务平台截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破除形式主义作业顽疾,仍需“治本”。应优化学校教育评估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引导学校从关注量化指标转向育人实效,根据办学特色探索多样化作业设计方式,真正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增加课间活动,找回运动快乐

      2024年9月,“新华视点”栏目跟踪关注中小学课间活动情况,播发了《多地延长课间时长如何真正让孩子们放心“动起来”?》。

      记者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天津等多地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同时优化校园安全管理措施,更好保障孩子们的“课间自由”。

      11月14日,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学生在课间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

      下课铃响,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的学生们打开教室里的活动箱,孔明锁、棋类、皮筋、沙包等活动用具种类丰富,走廊里的“大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图书和钢琴。“我经常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下棋,15分钟能玩两三局。”该校三年级学生侯萌灿说。

      记者在多地走访看到,不少学校巧妙开辟活动空间、配足配齐体育设施器材、创新体育游戏形式,多措并举释放课间15分钟活力。

      仲冬时节,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的孩子们在体育公园尽情“撒欢儿”,一派欢腾景象。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小渝说,学校今年新开辟了吊环、攀爬、蹦床区域,在校内建起体育公园,还分年级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统筹安排,引导学生有序参与。

      “运动多了,吃饭吃得也多了”“走到户外,晒晒太阳,心情舒畅”“课间活动好了,上课就专注于课堂”……课间15分钟带给学生们的感受融入了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采访了解到,出于安全考量,一些中小学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的力度仍然不足。有的学校不允许学生课间下楼,只能在楼道里活动。此外,在一些学校,老师拖堂挤占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康丽颖等认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家庭、学校、社会要同向发力,为孩子参与体育活动保驾护航。

      受访法律专家表示,推动“课间一刻钟”在更广范围落地,仍需厘清校园安全责任边界,宜完善意外伤害风险分担机制,明确相关司法判定标准,实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相统一。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秘鲁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首船顺利抵达
    神十九出舱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
  • - “‘两个结合’与井冈山精神”主题学术年会在吉...
  • - 年终·回顾|从三大热词看中国汽车业新趋势
  • - 课桌椅不匹配、形式主义作业多、课间难活动……...
  • - 2024江西乡村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 - “章江晓渡”将重现千年古渡口繁华
  • - 景德镇一景区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无愧国货之光!新日荣获两项顶级殊荣,再现品牌...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