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环保
    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5-02-19 16:07:08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郑周赟  作者:靳博

      如何安全回收一部旧手机?

      中国资环创新完成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第一单,该模式将向全国复制推广

      核心阅读

      买了新手机,旧手机该如何处理?直接投入二手市场,担心信息泄露风险怎么办?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日前启动试运行,标志着该集团成为业内首家具备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一体化能力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网络迈出探索步伐。

      小程序下单、中国邮政EMS接单回收……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试运行启动仪式上,一部旧手机成为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第一单的主角。

      随后,这部手机从天津滨海新区被保密运输至位于广东汕头的回收基地,经过安全拆解、机械破碎、末端熔炼,最终实现手机安全销毁、资源循环利用。

      如今,人们换手机的时间周期逐渐缩短,废旧手机存量也越来越大。根据有关数据,“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预计达60亿部,废旧手机回收量持续增长,但目前回收量相对不足。

      如此庞大数量的闲置手机怎么办?手机回收利用存在哪些难点?中国资环的这一探索破解了哪些难题?

      “一吨废旧手机,能提取出约400克黄金、2300克银”

      “我们正在销售的手机品牌,有同品牌以旧换新促销活动,一部使用了两到三年的旧手机,基本上能折价400元左右。但不少老用户不愿意以旧换新,宁愿直接买个新手机。一问原因,就是担心泄露隐私。”天津一家手机零售商负责人吴旭告诉记者。

      “我倒是想处理这些旧手机,但怕直接给了回收商泄露隐私,宁闲不卖。”天津市民赵先生拉开抽屉,里面放着4部使用痕迹明显的手机,“我是做商务工作的,这些手机里存着很多客户的联系方式、招标文件、公司信息等,每部手机都至少用了3年,数据虽然格式化了好几次,但我还是担心被人破解恢复,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手机拥有较强的身份及信息属性,消费者对手机回收后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存在较大担忧。”中国资环手机回收项目负责人廖欢乐分析。然而,长期闲置的手机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存在电池鼓包、漏液等风险,污染环境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廖欢乐介绍,市面上进入回收环节的废旧手机主要有3个流向:品相比较好的,作为二手手机售卖;一部分拆解后的配件可用于维修,进行再利用;完全不能利用的,比如老旧手机、损坏机直接拆解熔炼,提炼其中的再生材料和稀贵金属。

      廖欢乐说,手机拆解后得到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可以作为原料被再利用于再生金属冶炼、塑料制造和玻璃加工等行业,“手机主板中含有金、银、铜、钯、铑等贵金属。根据行业统计,一吨废旧手机,能提取出约400克黄金、2300克银,而一吨普通品位金矿石才能提取出5克黄金,废旧手机的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整个运输、销毁流程都处于监控之下,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

      此次废旧手机回收业务的开展,标志着中国资环成为业内首家具备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一体化能力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打通回收处置链、产业融合链和信息安全链。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是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业务首批4个试点城市。中国资环在天津部署了一辆移动破碎模块集装箱车,可面向单位提供上门批量销毁服务;同时也建立了上门销毁服务天津工作站,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废旧手机上门销毁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或者拨打电话服务热线下单。下单时既可选择邮件保密回收,也可选择上门现场破损。“如果选择邮件保密回收,手机会被当面装进专用密封袋并获得唯一的全程可追溯身份识别码,再通过中国邮政EMS专用邮路被运送至中国资环电器电子循环利用汕头贵屿基地。整个运输、销毁流程都处于监控之下,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我们完成处置后也会出具相应报告。”廖欢乐介绍,“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带着专用特种破碎设备上门,将手机当场破碎成200目左右的粉末,然后用密封袋包装安全存放,统一进行资源化利用。”

      廖欢乐告诉记者,手机到达汕头贵屿基地保密车间拆除电池及屏幕后,会进行整机破碎销毁,由自动导引车送入熔炼炉进行熔炼,每小时可处理约1000部废旧手机,整个封闭处理车间全天候、无死角在线视频监控,“全方位保障手机销毁过程安全可靠、全程可溯,通过最彻底的销毁模式,确保客户信息安全”。

      “我们采用的顶吹熔池熔炼火法冶炼技术,对贵金属等进行高效捕集,回收率均可在98%以上,该技术目前处于行业最优水平。”廖欢乐说,未来通过对拆解零部件进行循环利用以及从废弃电路板上提取金、银等贵金属的高值化利用模式,不但有效减少废旧手机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大量原生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能耗,还将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将在全国复制推广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拓展到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

      去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总部位于天津的中国资环于去年10月成立。这家新组建的央企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该项目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中国资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我们将在全国复制推广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拓展到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最终形成全国性废旧电子电器末端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全国性废旧电子产品梯次利用交易平台等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网络。”

      刘宇表示,中国资环将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运作,强化上下游融通合作,带动行业企业健康运行,在废钢、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废旧动力电池、退役新能源器件、报废机动车拆解、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探索推进“互联网+回收”“回收+换新”等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物流体系,发挥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标准牵引作用。搭建涵盖重点品类、全场景、全业务、全链路流程,“交易、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全国再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有效赋能较为分散的前端回收主体,畅通资源回收利用链条。(记者 靳博)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王星案之后,打击妙瓦底电诈进展如何?透过时间线看最新情况
    洪水已致8死,特朗普宣布肯塔基州进入紧急状态
    15日金星将以昏星姿态迎来最亮时刻,准备观赏!
    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自然》刊登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
  • -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 丰城市上塘镇:三举措推动污染源治理提质增效
  • - 江西科技学院召开第六届三次“双代会”
  • - 错峰出游 奔赴春天
  • - 全国甲级、乙级旅游民宿,江西+7!
  • - 一起踏春去!南昌早春赏花攻略来了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问计江西”架起沟通桥梁 “暖新驿站”成吉水县...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