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科技
    这个岗位招聘同比增长112.4%!今年春招,这类人才最“吃香”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5-03-14 15:13:29  来源:央视网  编辑:左阳天  作者:

      进入春季,企业复工、劳动力返岗,就业市场进入活跃期。

      记者对各地人社部门、招聘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人才供需两旺,2025年春招市场迎来“AI热潮”。

      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中,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机器人算法工程师、调试工程师招聘的同比增速都超过三成。

      从招聘要求看,52%的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岗位要求硕博学历,45%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从行业分布看,招聘机器人算法岗位最多的是人工智能(24.1%),大型设备机电(12.8%)、电子技术(7.3%)、工业自动化(5.9%)、汽车制造(5%)等行业。

      同时,市场对AI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激增,推动人工智能讲师岗位招聘同比增长112.4%。

      在多地招聘会上记者看到,算法工程师、机器人研发方面的人才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杭州、深圳等城市凭借产业集群优势,成为AI人才聚集高地。

      浙江某企业校招负责人汪琳表示:“大概九成以上都是技术类的岗位,基本上是一些算法的,比如AIGC、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今年AI快速地兴起了,我们也是有大概一半都是用来招AI相关的岗位。”

      在杭州春季首场大规模线下人才招聘会上,830家企业推出2.1万个岗位,其中半数聚焦AI算法、大模型开发。

      杭州宇树科技展位招聘负责人张冬冬称:“我们硬件类的岗位一般薪资普遍是在20到40K(千元)左右月薪,再加上年终(奖金)部分可能最高有六七十万的样子。”

      杭州应聘者张朝纲表示:“排了几十分钟了吧,(应聘)机械结构(岗位),现在机器人是发展的趋势。”

      为吸引高新科技人才,各地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成都高新区推出“AI人才安家补贴”;武汉光谷将AI技能培训纳入“新工匠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AI企业成为吸纳人才新力量。

      数据显示,100人以下AI企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61%,部分岗位甚至出现“一人多岗”现象。

      高端制造业青睐技能型人才

      不仅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招聘市场十分火热,高端制造业发展也势头正旺。记者梳理数据后发现,2025年春招市场呈现“技术岗领跑”态势,技能型人才成为企业扩产升级的关键支撑。

      从多家招聘平台的数据来看,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9%。东莞、武汉等无人机组装测试岗位聚集地,招聘需求同比增加82.7%。工业自动化岗位平均薪资同比上涨12%。此外,涉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职位占比显著提升,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前端开发岗位需求增长8%,运维支持类岗位薪资较去年同期上涨9.8%。

      在呼和浩特,300多家企业的招聘岗位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15个行业领域。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岗公司团委书记刘蕾介绍:“我们主要面向的方向就是材料、自动化、智能制造、航空宇航,还有机械加工这些(岗位),我们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中国电科五十五所招聘经理刘洋称:“从设计类到半导体的工艺制造,到半导体的设备相关的岗位,无论从学校专业方面需求,还是我们岗位需求,都是非常旺盛的。”

      记者在深圳“南粤春暖”智能制造行业专场招聘会现场看到,有72家企业提供了上千个优质岗位,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深圳企业招聘负责人潘小平说:“我们公司现在对智驾这方面也是在大力发展,也会吸纳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今天投简历的人也很多。”

      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职介部副部长黄碧华告诉记者:“智能制造是我们深圳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截至目前我们系列的招聘活动已经举办了近80场。”

      从“劳动密集”到“技能专业”

      服务业升级催生新职业

      看过了制造业的就业风向,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服务业。记者了解到,家政服务、物业安保等服务业正在从保障基础生活的“劳动密集型”向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技能专业型”转变,并催生了一批新职业。

      在南宁2025年“春风行动”暨服务实体经济用工专场活动上,医院陪护员岗位备受关注。

      家政企业招聘负责人黄小芳介绍:“(医院陪护员是)帮那些老人、病人去拿药、取单子、挂号之类的工作。”

      在传统的家政维修、配送理货、物业安保等行业,招聘同比增速均在20%左右,其中“智慧楼宇管理员”“智能家居运维师”等新职业悄然兴起;传统的保洁、保姆也转向“管家服务”,专业技能越强,越好就业。

      小城留人

      三四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

      求职平台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三、四线城市越来越受青睐,不少求职者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小城留人”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原因?

      2025年春招季与2024年相比,三线和四线城市的人才,期望在本地工作的比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城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中小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离家近等原因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家乡。

      在河北蔚县2025年“春风行动”返乡留城岗位推介活动中,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家政服务等行业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为求职者搭建了“本地就业顾家、外出务工增收”的双向选择平台。

      一位河北蔚县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县城的生活对我来说更加稳定,相对于大城市来说生活成本低、生活节奏慢,更多的是可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我觉得很好。”

      在湖南耒阳,县域消费的发展促使配送业务快速增长,有家驿站一个月要招收60多名快递员,招聘条件对于年龄、学历要求比较宽泛,吸引了很多原本在外务工的人来应聘。

      应聘者段月华称:“这边每天都是很多人下单,点外卖的人(很多),流动人口也多,而且家里的发展也是一天一天在变化,所以最终还是觉得在家里上班会更有前途一点。”

      在江西吉安,“线下设点+直播带岗”的方式吸引人才和岗位高效匹配,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上下班时间灵活的岗位,满足特殊群体求职的需要。

      江西吉安求职者何小丽认为:“这个岗位还可以,在家带小孩也可以,工资也还好,离家又很近。”

      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总工会党组书记茅玮珊介绍:“跟去年相比,我们就业服务活动进一步细分了求职群体,带来了更适合他们实际需求和能力的岗位。”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80.36分!2024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出炉
    阿拉伯五国外长与美国特使讨论加沙重建问题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喷发
  • - 大大方方亮身份,预制菜才能赢得更多信任
  • - “触网”银发族如何防范网络骗局
  • - AI眼镜“破圈”迎来爆发元年 2025年“百镜大战”...
  • - 江西:融古今之韵 汇山河锦绣 展时代芳华
  • - 既做最美乡村又做赛事名城 婺源推动“旅游+体育...
  • - 全国第四!2025年1月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国际传播...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江西:力争今年年底基本建成100条幸福河湖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