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热点聚焦
    青年消费 “花样百出”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5-03-14 15:13:3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左阳天  作者:

    近年来,“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新宠。在古城陕西西安,汉服爱好者们精心打扮,在大街小巷拍照“打卡”,乐享古风新韵。图为汉服爱好者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上,年轻人展示漆扇。新华社记者 胡 超摄

    在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上拍摄的动漫爱好者。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桌上整齐排列的盲盒公仔,柜子里陈列的从网红小店带回的手作,不断更新的电子产品……这些年轻人的“心头好”,彰显着他们“花样百出”的消费喜好。在当今的市场上,很多年轻人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功能,而是更加看重商品与自己情感连接与体验的深度,情绪价值正成为他们埋单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的“双11”销售数据显示,青年人消费的商品品类由“什么划算买什么”转向“什么喜欢买什么”。与此同时,数字科技驱动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他们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在悄然改变中国消费市场,推动市场向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为悦己消费埋单

      “这些Jellycat毛绒玩具的笑脸让人感觉很温暖,让人总是忍不住想收集下一个。”陈可拉说。作为一位90后科技行业从业者,她的工作充满了理性和逻辑,但生活中,她却对毛茸茸的卡通玩具情有独钟。对她来说,这些玩具不仅是可爱的装饰品,更是重要的情感寄托和生活陪伴。

      Jellycat是一个源自英国的玩具品牌,近年来在市场上迅速走红。尽管其单件价格不便宜,但这并未阻挡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很多人像陈可拉一样,把这些玩具当作情感寄托来悦己,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和记忆。消费者在购买这些玩具时,不仅是为了拥有物理上的商品,更是为了拥有由此带来的情感价值。

      “我会愿意把内心的感受倾诉给这些娃娃或手办。”陈可拉在留学和刚参加工作时都经历过心理适应期,当时正是这些毛绒玩具给予她安慰和鼓励,“它们不会给你负反馈,也不会做出评判,你可以放心地向它们倾诉。”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情感共鸣需求的增加,悦己消费成为一种新趋势。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两秒抢到,五秒付款,喜提新盲盒!”在深圳上班的韩一晗把一张抢到的盲盒购物截图发在了朋友圈。“盲盒的抢购不仅仅是获得商品,更是一种社交行为方式。”韩一晗说。对于她来说,抢到稀有款盲盒的瞬间,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与传统商品消费不同,盲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种不确定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据北京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专卖店的店员介绍,面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店铺也逐步采取了针对性销售策略,以满足市场对“隐藏款”商品的需求。店员说:“我们店里引入了更多与知名IP联名的盲盒,尤其是那些备受粉丝追捧的系列。每次新一批‘隐藏款’到货,我们都会发布通知,方便盲盒爱好者提前预约购买。”

      在满足日常消费需求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愿意为兴趣爱好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好物埋单,一些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商品,如观赏鱼、菜种子、水培菜、菌菇棒、草头娃娃等,在多个平台热销。悦己消费的不断扩容,促进了包括玩具、盲盒在内的多个行业增长,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项和情感上的满足。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选择为自己的爱好埋单,以此来缓解压力并提升生活质量。

      “把铜丝折成弯曲形状,再拧成麻花状,然后把五光十色的珠子和琉璃叶片固定在铜丝上……”晚上8点,上海贤禾美术馆的一间夜校教室里,簪花老师一边演示一边指导学员制作簪花发饰。在这间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室里,一群热爱手工和艺术的人在下班后聚集于此。黄同学从去年起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在这里体验了古琴、簪花、工笔画等多种爱好。“花钱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黄同学说。

      “这里不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空间。”贤禾美术馆的王海霞老师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孙瑾教授认为,当前,年轻人通过消费来构建自我认同,并寻求情感归属,悦己消费成为热点。正是这种情感需求的回应,促使青年消费逐渐转向情感价值。

      互动中寻找共鸣

      动漫展、手工店、网红打卡地……这些场所正在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场景。在各个漫展现场,二次元角色扮演者穿梭其中,精致的服饰与妆容让人仿佛置身漫画世界。展台上,各类IP衍生品琳琅满目,吸引着动漫爱好者。

      置身这样的氛围中,大一学生赵春放感觉轻松惬意。对她来说,漫展不仅仅是一个消费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平台。她最喜欢在漫展中收集“棉花娃娃”(由棉花制作成的动漫玩偶),每次都会在摊位间仔细挑选,比较不同工作室的设计风格、材质和做工,还会与其他娃娃爱好者交流购买心得。

      “有时候,我们还会现场交换娃娃或者拼单购买一些套装。”她说,漫展不只是单向的消费,更像是一个粉丝圈层的社交派对,“很多人喜欢这个场景,因为大家可以一起拍照,或者录短视频。”

      这种“社交+消费”的模式,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社交的一部分。23岁的周莫海是一位研究生,她常常被社交媒体上的推荐吸引,前往网红打卡地体验。“社交媒体上的推荐总是让我忍不住去打卡。”周莫海说。一个周末的下午,她来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下,仰望屋顶上精美的图案,震撼于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她决定将这份记忆留下来,便付费请另一位前来打卡的女生帮她拍照。周莫海认为,这种付费拍照的方式性价比很高,既省去了专业摄影的高成本,又能结识新朋友。

      这并非周莫海第一次尝试“社交消费”。她在大学毕业时曾请一位学姐作为拍照“搭子”,并支付了一定费用。“第一次拍照时,我发现她特别开朗。我本身比较内向,面对陌生人时会有些局促,但这位学姐很专业,也很了解学校里的拍照点位。”周莫海说:“整个过程不像是单纯的消费,更像是和朋友一起完成了一次特别体验。”这种“社交消费”,不仅提高了服务的个性化,也赋予消费场景更多情感价值。

      位于北京西城区樱桃斜街27号的“如愿”手作小店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消费场所。推开门,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木质长桌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和纸张的气息。店内陈列着各式精美的宫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一旁的红木柜上摆放着剪纸、手绘扇、刺绣团扇等手工艺品,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温馨的氛围。

      游客小吴端详着桌上的漆扇,犹豫着要不要尝试制作。旁边的一位女孩向她问道:“要一起试试吗?”她点点头,两人并肩坐下,在店主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地在扇面上勾勒着细腻的纹路。她们一边动手,一边聊起了彼此的手工经历,甚至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一起尝试更多DIY体验。“消费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件商品,更是和别人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小吴说。

      与传统的“买买买”不同,在这些新场景下的消费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店内提供多种套餐选择,老师会耐心教授毛笔画技巧,并提供国画书籍作为参考,细致讲解构图、用笔和调色的方法。沉浸式的体验让消费者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从漫展的周边交换,到拍照“搭子”的互助,再到手工体验的共享,年轻人正在用新的方式定义消费。在这些新兴场景中,他们不仅是消费者,更是参与者、创造者,让每一次消费都成为独特的体验和记忆。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注重场景营造和情感连接,通过打造独特的体验来吸引年轻一代。从主题餐厅到体验式零售,再到互动营销,未来的消费市场将不再仅仅是商品的交易场所,更是情感交流和文化创造的平台。”孙瑾说。

      科技智能中体验便捷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95后的昊天还在床上躺着。他喊了一声“小爱同学,拉开窗帘”,智能语音助手立刻响应,窗帘缓缓拉开,阳光洒满整个房间。接着,他又喊了一句“小爱同学,把空调调到26摄氏度”,空调随即自动调节到舒适的温度,新的一天在智能家居的关怀下开始。

      智能家居设备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隐形助手”。无论是智能音箱、智能门锁,还是智能灯光系统,这些设备通过语音指令或手机APP就能轻松操控。昊天说:“以前回家还要手动开灯、调温度,现在只需要一句话,智能设备就能帮我搞定。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感觉像是拥有了一个‘私人管家’。”

      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品价格的逐步下探,年轻人成为科技消费的主力军。据《京东3C数码校园人群报告》显示,学生群体使用平板的比例也在增加。不限于上课、查资料、在文献阅读时记录论文论点,甚至在学习之余的看剧、看综艺、画画、听音乐等场景中,都有平板的身影。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新型消费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推动消费场景、消费方式和消费体验的全面升级,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便携式拍摄设备及生成式AI等新兴科技产品,正逐步塑造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程序员张源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他的手腕上常年戴着一块智能手表。这块手表不仅能记录他的运动数据,还能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和睡眠质量。张源说:“它就像我的‘健康管家’,每天都会提醒我运动、喝水,甚至还会根据我的睡眠数据给出改善建议。”

      张源经常在朋友圈及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激励自己和朋友们一起坚持锻炼。“一张张数据图片记录着我一点点的进步,这些数据的累积让我更有动力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

      与此同时,便携式拍照设备也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大疆Pocket3等小巧的视频录制设备,不仅能拍摄高清照片和视频,还能通过智能模式一键生成创意内容,成为热爱旅行和记录生活年轻人的“心头好”。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旅行博主拿着大疆Pocket3记录旅途中的精彩瞬间,分享他们的视频和图片。00后姑娘林童酷爱旅行和记录生活,以前出门,她总是背着一台沉重的相机,现在出门,手持大疆Pocket3便能把风景收入镜头中。“对于一位爱记录的人来说,这种小巧、便携又画质清晰的电子产品很好地满足了需求”。

      去年“双11”期间,京东平台上,3C数码、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领域的销售额占比最大,分别达到42.8%和39.1%。展望未来,智能生活将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场景,而是全面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专家表示,青年消费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不仅彰显了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必须深入洞察年轻人的需求和偏好,不断创新以适应这一消费群体的变化。同时,还应科学引导规范社区“种草”、线上带货、推荐算法等网络行为,监管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多元共治监管体系,营造与年轻人消费趋势相适应的良好生态,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对青年消费者群体来说,他们的消费观念逐渐成熟,在消费决策上变得注重性价比并善于利用比价工具,但也应该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推动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80.36分!2024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出炉
    阿拉伯五国外长与美国特使讨论加沙重建问题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喷发
  • - 大大方方亮身份,预制菜才能赢得更多信任
  • - “触网”银发族如何防范网络骗局
  • - AI眼镜“破圈”迎来爆发元年 2025年“百镜大战”...
  • - 江西:融古今之韵 汇山河锦绣 展时代芳华
  • - 既做最美乡村又做赛事名城 婺源推动“旅游+体育...
  • - 全国第四!2025年1月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国际传播...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江西:力争今年年底基本建成100条幸福河湖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