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经济视点 | |||
跨越山海文明互鉴——印尼巴厘旅游理工学院来赣研学活动侧记 |
|||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5-03-15 14:23:49 来源:大江网 编辑:左阳天 |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3月上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印尼巴厘旅游理工学院师生来华研学代表团。在为期七天的“跨越山海·文明互鉴”主题春令营中,来自巴厘岛的师生们通过文化参访、特色课程、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开营启新篇 文化初相遇 3月2日,巴厘旅游理工学院师生团初抵南昌,便开启了对江西历史文化的深度体验。在江西省博物馆,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饕餮纹饰与印尼传统面具的图腾符号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师生们驻足商周青铜鼎前,用手机多角度记录纹饰细节,主动与导游探讨青铜器“兽面纹”与印尼祖先崇拜文化的相通之处。在落霞满天的滕王阁,师生们借助AR技术见证历代楼阁的沧桑变迁,印尼学生诺安手持专业设备拍摄赣江全景,反复调整角度以求完美呈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画面。 ![]() 3月3日上午,在春令营开营仪式上,该校副校长郑鹏武致辞。他指出,学校与巴厘旅游理工学院自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在旅游人才培养、中华餐饮培训、中外人文交流等合作领域不断深耕。本次春令营的举办将进一步加深两校师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印尼青年对中国优秀文化与国情的了解,为推动两校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此次活动是江西职业教育出海联合体建设的重要实践,更是两校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巴厘旅游理工学院副校长Agung用“跨越地理阻隔、跨越文化差异、跨越教育边界”概括此行意义。学生代表Goldiana用中文说出“我们愿做文化传播的种子”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印尼学生表演的传统舞蹈《黎弓舞》与中方赠送的景德镇青花瓷茶具,成为文化交流的见证。 ![]() 课堂悟真知 非遗见匠心 3月3日下午,文学院的教室里飘散着墨香与茶韵。李娟老师的“汉字饮食文化课”以动态甲骨文演绎开启:从烈焰升腾的“火”到热气氤氲的“煮”,从茶马古道的“茶”到盛馔佳肴的“皿”,汉字的千年演变与美食文化相映成趣。印尼学生凯乐在书写“茶”字时感叹:“原来每个汉字都是立体的文化密码!” 随后的汉语口语课上,万书言老师将《你好歌》改编成互动剧,印尼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日常用语,欢快的旋律让教室变身小型音乐会。 ![]() 文化体验课程更是精彩纷呈。在书法课堂上,张春琴老师从甲骨文说起,将中国书法与文化娓娓道来。印尼学生艾琳握笔书写“福”字时,因用力过猛让墨汁飞溅成“墨梅”,却意外收获满堂喝彩。武术课上,王靖林教授展示的抱拳礼引发文化讨论——当印尼学生用传统“合十礼”回应时,两国礼仪文化完成了一次默契对话。最令人难忘的是粮漆画创作,留学生们用彩米拼贴出巴厘岛神庙与滕王阁的融合图景,将两校友谊凝固在艺术作品中。 ![]() 科技探前沿 古色铸情怀 3月4日的泰豪校区之行,为研学活动注入科技基因。在元宇宙产业学院,印尼师生参观了VR产业基地沙盘、创业展示馆、全景声录音棚、数字高清演播室、AI创新实验室、AI仿真实验室。代表团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介绍,通过直观的模型,对VR产业布局有了清晰认知,并就相关产业发展前景、技术应用场景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演播厅里,印尼学生布琳和爱琳化身新闻主播,用中印尼双语播报研学见闻。 印尼师生与元宇宙学院师生围绕教育理念、校园生活、文化传统在同源楼四楼会议室展开了深入交流。 傍晚的民乐欣赏会上,古筝演奏《高山流水》与印尼甘美兰音乐即兴合奏,成就跨文化的美妙和声。 ![]() 山水寻踪,探寻自然造化中的文化密码。3月5日,研学团来到“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地质学教授现场讲解冰川遗迹与水文生态,将诗歌意境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让印尼师生对中华“天人合一”的哲学有了具象认知。在碧龙潭,翡翠般的潭水与丹霞地貌构成的山水画卷,让印尼师生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天然水墨画”。 ![]() 书院问道,聆听千年文脉的当代回响。在被誉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印尼师生身着传统汉服,参与了特别设计的“朱子拜师礼”。带队老师讲解了书院“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引发热烈讨论。在始建于北宋的观音桥,榫卯结构的建筑智慧吸引大家长时间驻足研究。 古今对话,洞悉城市脉搏里的文化传承。研学团走进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在古风今韵融合的街区享受当地美食。夜幕下的秋水广场,亚洲最大音乐喷泉与赣江两岸的现代楼宇光影交织,让印尼师生直观感受到江西“山水新城”的活力。在秋水广场的灯光秀现场,印尼学生用刚学会的抖音拍摄技巧,创作出30余条双语短视频,单条最高播放量突破50万次。 山水证友谊 闭营启新程 3月7日下午的闭营仪式上,两校互赠的纪念品寓意深远:印尼的巴迪布与中国的夏布相映成趣,象征两种文化与两种传统工艺的对话。印尼学生代表Pratiwi用标准中文朗诵《滕王阁序》选段,其声情并茂的表演令在场师生热泪盈眶。副校长郑鹏武为每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时,印尼学生们自发唱起民歌《星星索》,表达不舍之情。 此次春令营首次建立了“语伴+”长效交流机制,并尝试了“文化体验+短视频创作”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学项目负责人、文学院邱欣博士说:“当巴厘学生写下汉字‘和’时,不仅是在练习书法,更是在书写文明互鉴的新篇章。这场跨越山海的春日之约,正在孕育国际教育合作的丰硕果实。” |
|||
回到首页 >> | |||
您可能感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