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 中国江西网 | 大江APP | 大江号 | 微博 | 手机报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中国江西网 江西经济频道
新闻热线:
0791-86849766
13970068122
专稿 | 热点 | 食品 | 药品 | 家具 | 汽车 | 房产 | 质量 | 科技 | 经济与法
新华 | 活动 | 地市 | 人物 | 三农 | 时讯 | 环保 | 民生 | 供电 | 天天315
更多活动策划
  • - 江西联通“185产业应用部署”的背...
  • - 虚拟现实(VR)行业应用普及工程在...
  • -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跨越时空...
  • - 春萌油菜花酷炫机车相约高安巴夫...
  • - 江西联通5G产业应用大会盛大召开
  • - 南昌恒大城首届社区运动会圆满举...
  • - 四季普法春季汇扫黑维权站东行
  • - 女王节完美攻略:良品铺子推出“...
  • 新闻排行
  • - 涉嫌欺诈!南昌青山湖万达一绝味...
  • - 家电业如何分享7000亿元消费红利
  • - 折叠屏手机“爆发” 巨头入场竞逐...
  • - 九价疫苗普遍缺货 “一针难求”催...
  • - 宠物看病比人贵 消费者如何才能不...
  • - 银行短信提醒费该不该交?
  • - 江西省文化巡礼展江西日报社展位...
  • - 增值税税率下调打开降价空间 将释...
  • - 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 小众化品牌崛起
  • - 豫章师范学院开展精准党建“月月...
  •  
    更多视频
    更多江湖大话
    更多论坛热帖
    频道信息
    朱先生
    新闻热线:0791-86847253、18007002076
    传    真:0791-86847253
    地    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网经济频道 >> 产经时讯
    全国土地日,看江西如何守护耕地端牢“赣鄱粮仓”
    大江网经济频道  2025-06-25 16:55:43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郑周赟  作者:王琴红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耕地保护,责重如山。在这场“国之大考”中,江西耕地保护交出亮眼答卷。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2023年度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首考”获全国优秀等次第二名。

      这份成绩背后,藏着江西的“护田秘籍”。面对守护4004.59万亩耕地、3545.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硬指标,江西以“长牙齿”的硬措施,筑牢耕地保护防线,让每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第35个全国土地日,让我们一起探寻江西守护耕地的智慧。

    于都县岭背镇水头村、岭背村土地开发示范项目(本文图片均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供)

      逐级分解下达,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

      在江西,通过建立责任机制、健全政策体系、严格考核监管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构建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为了将每一寸耕地都有人管、有人护,江西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

    江西上栗印制田间“名片” 守护一方良田

      每年,江西都会对下一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可不是走过场,奖惩措施十分明确。考核结果作为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大家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江西每年还举办全省耕地保护培训班,多形式宣传耕地保护政策。

      在这样的努力下,江西耕地保护成绩十分亮眼。根据2024年度国土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江西省超目标落实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1+7”政策拼图,织密制度保护网

      想要耕地保护工作长治久安,完善的政策体系必不可少。2023年9月,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意见》,是整个政策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从压实责任、加强监管、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江西耕地保护工作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

      在这个“1”的引领下,2023年以来,江西先后出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规范耕地占补指标交易管理、遏制违法建设占用耕地“五项机制”、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和建立储备耕地机制等7个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就像一个个“拼图”,共同构成了保护更加有力、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高效、监督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江西格局。

      卫星无人机齐上阵,24小时“盯防”耕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江西也将先进技术引入耕地保护领域,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地面调查等多元技术手段,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为耕地保护装上了“智慧眼”。

      通过这些技术的协同作战,严密组织省级卫片执法,江西实现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早发现、早介入、早制止、严查处、严整改”。

      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加大违法占用耕地刑事案件的查处力度,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处整改到位。同时,为了确保问题整改取得实效,江西成立政研组,通过政策指导服务、警示提醒等方式,督促地方加快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凭借这股较真劲儿,江西连续16年实现国家层面卫片执法“零问责”,让耕地保护真正长出“牙齿”。

      此外,江西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连续三年开展耕地保护领域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整治耕地不合理流出等问题、主要做法和成效作为典型案例;2024年围绕耕地占补平衡自查自纠,成效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肯定;2025年聚焦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监管走向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各地各显神通,创新模式护好田

      江西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耕地保护模式。

      九江市构建“四级田长+网格员”管理模式,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现耕地保护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村村有田长、田田有人护”的治理格局。

      宜春市首创“宜耕码”耕地查询系统,围绕“用地信息一键查”和“政策知识随时学”两大核心功能,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指尖上的便捷服务”,从源头遏制涉耕违法,开启耕地保护智慧化新征程。

    宜春宣传“宜耕码”

      南丰县以低效残次桔园整治为契机,创新开展“退桔还田”工程;编制蜜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划定“核心优势区、优化调整区和退种整理区”三大区块,有序引导蜜桔种植上山上坡,实现耕地保护与特色农业双赢。

      乐平市采用“污染土深埋+客土回填+综合治理”的施工方式,把污染地整治、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等工作一体推进,既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又强化土地生产力,对提升农用地综合治理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为实现耕地可持续保护,江西坚持规划引领,编制《江西省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 - 2035年)》,统筹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全国率先建立储备耕地机制,划定400余万亩补充耕地储备区,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同时,推动6个县开展耕地“山上换山下”试点,因地制宜逐步将山上耕地调整到山下、果树苗木上山上坡,优化农用地布局,实现耕地集中连片、质量提升,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回到首页 >>
    您可能感兴趣
    城中村,为何一度陷入“改不完”困局?
    “老将”立“新功” 天问二号“专属座驾”有这些看点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实现多项首创技术 我国渤海最大海上油气平台完工起运
  • - 滴滴超200城上线清凉打车优惠活动 推出“打一单...
  • - 16年连冠!格力再获顾客满意度行业第一认证
  • - 江西中医药大学:固本培元 扶正祛邪 扎实推动学...
  • - 上犹政策赋能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 - 乡村变景区 流量变“留量”——上高县“凉资源”...
  • - 就在今晚!如画江西与清新福建邀您山海同游
  • - 江铃汽车
  • - 融创
  • - 高考考生注意了!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更正提醒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